张敏
摘要:教育事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互联网建立学校与家庭良好的沟通环境,建立“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机制,这样能够克服传统家校共育的弊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小学语文;网络平台
小学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形成与小学时期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那么,小学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呢?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家庭教育及时跟进。现在社会上的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上都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家庭教育,我们应当认识到,学校承担着学生教育的主要责任,但不是全部责任,父母在学生的教育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多以家长会和家访的形式展开,效率十分低下,互动性不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建立多元互动的家校共育机制奠定了基础,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QQ和微信等交流平台,实现互动。
一、传统家校共育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家校共育机制,但是这种机制运行方式陈旧,甚至流于形式。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和家长来访等形式开展家校共育。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多,尤其是城市学校的班额大,教师和家长的时间有限,开家长会的次数受到了限制。在家长会上,教师也不可能与每位家长都进行交流,无法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
家访的形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现在许多家庭住得比较分散,在现代人越来越注重隐私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对家访这一形式排斥。现在电话家访逐渐取代“上门家访”,但是这种形式也有局限性,教师工作繁忙,不可能投入很多的精力与更多的家长进行沟通。家长来访这种形式更加不现实,许多家长忙于工作,除非学生出现很大的问题才会到学校与教师进行沟通。传统的家校共育开展十分不便,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
二、“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的优势
家校共育机制不能抛弃,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又存在很大的问题,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呢?“互联网+”的出现,为建立新型的家校共育机制奠定了基础。“互联网+”的家校共育模式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省时快捷,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此外,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可以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将好的教学资源分享,还可以及时交流和反馈,提高学习效率,也使家长成为教育的主体,有效地加强了家庭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APP或者社交软件给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的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给学生分享精彩的篇章和有趣的故事,家长也可以通过群组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在家中完成对学生学习上的指导。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
(一)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能够搜索到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情感等方面发挥着决定的作用。其实,语文与生活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并不只是体现在语文课堂之中,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人文情感。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学习语文,回到家庭将语文学习抛诸脑后,既不思考,也不学习,那么对学生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微课”等形式,让学生在家庭当中也能学习,并且家长可以随时给学生督导,这样也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小马过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录制“微课”视频,内容包括小马过河的主要内容,可以结合动画形式给学生展现这一故事,并且还可以结合场景给学生设计问题,比如,在讲到课文中的三四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小马为什么停了下来,小马在过河的当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此外,还要给学生进行拓展,比如,给学生介绍一个其他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将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学校的学习网站,或者通过移动社交软件分享给学生和家长,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反映记录下来。通过家校合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设多样化的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深度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交软件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形式得到了拓展和创新,家校沟通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和开放。因此,教师也要更新教育理念,打造多样化的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深度交流。
第一,可以通过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进行家校共育。在班級QQ群或者微信群,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品德表现、活动表现等反馈给家长,而家长可以根据教师的反映随时进行回复。家长也可以通过群组反映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这样能够实现老师与家长深度交流、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群组分享旅游见闻、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有价值的书籍等。
第二,可以利用移动校讯通实现家校共育。学校可以通过网站或者移动短信发布学校中的重要事务给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
第三,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家校共育。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校园动态以及教育资讯,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比如,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实施更好的家庭教育。
(三)改革语文课堂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想品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十分不合理,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和家长缺乏参与,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此外,评价的内容也相对比较落后,教师一般只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品格。利用互联网,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信息可以存留好久,也可以让家长更直观地看到。
学校可以建设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云平台,利用信息软件设置学生电子化成长记录册。管理和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是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方面的结果综合计算得出的。该平台能够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教师和家长通过家校互动栏目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学生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查看各种活动的成绩,完善自己。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才能建立新型的家校共育机制,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与成长环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互联网+”这一大趋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静.“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8,(1).
[2]戴燕峰.论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8,(26).
[3]李春梅.谈“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实践模式构建[J].学周刊,2019,(6).
[4]杨炯心.开启好“家校共育”这扇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8).
[5]张晓薇.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基础教育研究,2018,(16).
[6]宾玲.家校共育,让孩子的人生幸福起航[J].教育科学论坛,2017,(8).
[7]党占海.小学“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7,(35).
[8]钟亚利,郑丹娜,李颖.家校共育:为学生的生命注入活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9).
[9]魏宏舜.精诚而齐心 协力以致远——对家校共育共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8,(6).
[10]梁笑.有效教育沟通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
[11]谭克,李勇,苏娟.家校同心 育人同行——绵竹市紫岩小学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23).
[12]沈荣.家校合作共育的若干思考[J].华夏教师,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