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宏
摘 要 微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典型代表,做好对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能够为推动小学数學教学水平发展带来支持。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对微课技术的应用予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落实微课的课堂教学地位带来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01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创新教育模式得以出现,微课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喜爱。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来看,微课作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可以在丰富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出现,这可以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更好地落实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做好对其应用分析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阶段的微课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发挥出微课的教学作用,就必须要先从课堂导入阶段入手,因为课堂导入阶段是整个课堂的开端,科学而有效的教学开端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来看,教师在进行微课导入设计和应用时,一定要确保所设计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兴趣,从而实现对他们学习动力的有效调动。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实物,正方形的箱子、圆形的球、长方形的盒子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生活中实物的认知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探究欲望,并完成知识关联,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环节中以良好的状态进行知识学习。又或者在进行《认识钟表》的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用微课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个大时钟,让学生可以直观、具体地完成对时钟上各个指针、时间数字、时间刻度等细节的观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阶段的微课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阶段,教师将微课技术科学有效的应用到此环节中,能够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在进行一些难度知识学习时,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微课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化抽象为具体,降低知识学习难度。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中,学生对于无规律的多边形面积计算没有头绪,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技术来进行多边形的组合与拆分,将无规律的多边形拆分为有规律的已知图形,帮助学生从已知图形入手来完成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运用微课技术播放多边形组合与拆分时,不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完成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观察去找出规律,这可以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强化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另外,教师还要能够将微课上的内容转移到课本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微课资料上的方法给多边形做辅助线,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对于该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堂总结阶段的微课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总结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的环节,良好的课堂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逻辑关联,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效果。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很多时候教学总结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总结环节,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小学数学课后作业阶段的微课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阶段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予以考察的关键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技术的支持,让课后作业变得具有趣味性。基于微课技术的支持,我并不会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而是让学生回家后登陆“班班通”微课系统去查看今天的作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忘记作业的情况。另外,在微课基础的支持下,所有知识点都会在微课系统中予以体现,这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和记忆。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予以重放,这可以让学生重回课堂,对自己的薄弱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由此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获得提升,学生的学习进步目标也由此得以实现。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予以分析,能够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其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科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并结合对微课教学模式的掌握,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并学会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应用方法,真正意义上构建起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兴祖.微课角度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J].学周刊,2019(1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