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三点原则

2019-09-17 08:00吉树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课堂提问原则

吉树华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对了解学生听讲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活躍授课气氛乃至优化教学效率均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勤于提问、善于提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三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提问;原则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对了解学生听讲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授课气氛乃至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均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善于提问,有些则不善于提问,而前者的总体课堂效果要比后者好得多.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勤于提问,善于提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以下,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几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指向清晰,问题具有明确目的性

课堂提问是整个课堂活动的组成环节之一,其必须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通常要有机地融入课前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展开,这就要求问题必须指向清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课堂提问的首要原则.课堂上临时设计问题提问在有些时候当然也是必要的,但这时的问题仍应遵循同样原则.因为一般情况下课堂时间有限,提问必须少而精,只有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提问才能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水平,以期通过带有清晰指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与两点间弧的距离的区别是?”该问题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与两点间弧的距离而设计,指向性就很清晰.再如,讲授“正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问题“正余弦函数的图像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其性质有怎样的关系?”又如,在学习“三垂线定理”提问以下问题:“三垂线指的是哪三条线?这个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此定理?可否利用此定理解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这几个问题旨在检查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样具有清晰的指向性.总之,教师应善于根据课程具体特点设计具有明确目的性的问题,这是提问的首要原则.

二、由浅入深,问题具有较强层次性

关注全体,使每名学生获得发展,这是新课标强调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组”,从而使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而层次性提问应该是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的,这样才能在兼顾全体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在逐步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问题的中心和实质,从而切实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后,提出如下问题:“① 直线与椭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② 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看,每种关系下的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各是几个?③ 如何用代数的方法判断直线和椭圆的交点个数?”这三个问题就是层层递进的,后一问的答案建立在前一问答案的基础上.我们知道,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三种情况下的交点的个数分别是0个、1个、2个,交点的个数则通过韦达定理来判定.这样,就通过“问题链”的形式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步步递进,更真切地理解“位置关系”“交点个数”“根的个数”之间的双向流通关系,从而通过提问达到加深学生理解及巩固其记忆的目的.

三、贴近生活,问题具有现实情境性

生活化理念是新课标的核心教学理念之一,其强调教学活动应适当贴近生活实际,并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样设计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接地气”,易于调动其思考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应适当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情境性.

例如,数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讲解数列知识时就可适当地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增强数学建模和应用能力.比较典型的与数列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有:银行中的利息计算,计算单利时用等差数列,计算复利时用等比数列;分期付款要综合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把粮食增长喻为等差数列,而把人口增长喻为等比数列等等.教师若能合理地结合这些生活实例来设计课堂提问,往往可以取得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提出了三点原则性意见.事实上,这是一个同时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并善于总结,才能找到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及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仅为抛砖引玉,尚盼有识者指教.

【参考文献】

[1]潘根安.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几点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6):26-28.

[2]蒋天林.“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7):7-9.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课堂提问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