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现代德育工作的影响探究

2019-09-17 06:17蒋毅玲
读写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蒋毅玲

摘 要 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而德育是为学校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作为德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德育网站的建立是为学校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

关键词 互联网+;现代德育工作;互联网形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35-01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网络时代下德育工作——“互联网+现代德育”的新模式。

一、互联网+与传统德育结合催生了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的本质和影响为前提,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德、素质和道德观念的虚拟实践活动,包括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包括针对上网者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进行的教育。社会网络化必然充实德育工作的内容。网络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开辟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一是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随着网络的全天候贯通和自由性,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应更注重课堂外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快捷地处理突发事件;二是由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很的小范围内,而应放眼未来,跨出校门,走向社区、企业和农村,调查学生需要了解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困难;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德育工作者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使用国内的信息源,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可以放眼全球,用更多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德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放眼全球,拓展了德育工作的视野,必然充实德育工作的内容。

二、互联网+发达的网络成效,有力推进了德育工作的现代化,为网络的实时交互带来了沟通上的便利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不仅可以传输文字和图片,而且可以传输声音和影像,极大地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给学校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信息的传输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涉及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很广,使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对比和融合成为可能,从而丰富了德育资源。社会网络化必然充实德育工作的内容,即使是在校园网上,只要对网络信息提高思想、道德、文化和科技的含量,就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网络实时交互性也为我们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有了互联网之后,学生并没有直接面对老师,避免了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通过QQ等通讯软件也让对个体的沟通相当的直接,为个性化教育带来了便利。通过对学校论坛,百度贴吧的关注,也让我们能够实时的了解学生的心态,更有目的性的进行相关教育。

三、互联网+让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表达心声和创新创业的平台,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显的平等

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的网校有200多所,主要功能是补习辅导,设有教师教案、备课笔记、教学重点、难点、例题分析、在线答疑、智力开发训练等目,其中也有一些栏目是进行科学的构想和创新的。当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推广。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可通过网络创设学习情境,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提出研究问题,并互相协作共享网络资源和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肯定是不平等的,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导致了师生之间一定的代沟,这些因素往往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起到了负面的作用。通过网络可以使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避免这种影响,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互联网+建立家校联系的网络平台,做好合力育人

教育从来就不是单方面能够完成的,以往的家校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等等,非常的不方便,大多都是单向的联系,往往有了问题也不能及时进行沟通。我们常说的5+2等于0,学校五天的教育回家两天就回到了原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家校联系不够的问题,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教育,也很难做到与学校沟通。没有一个家长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也没有一个老师不是这么希望的,如何将这两股力量拧成一股合力,互联网就提供了方便。

总之,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而德育是为学校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作为德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德育网站的建立是为学校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要建设好德育网站,提高德育网站访问量,除了要在网站建设自身上下功夫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和改进网络信息内容,做到弘扬主旋律,提升正能量。我们深知:网络不可抗拒,只能因势利导。我们既要接触网络、学习网络、利用网络,也要防止网络成为“电子海洛因”。所謂“心病还需心药治”,只要我们认识正确,善于处理,人与网络之间就完全可以建立起一种“和谐、健康、幸福”的网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韦凡荣.网络条件下中小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08).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