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摄影艺术及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019-09-16 13:04李晓君
数码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设置

李晓君

摘要:新媒体环境,可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也可人人皆媒体,全方面影响了社会生活,而传媒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更是深受影响,而与新媒体内容传播紧密相关的摄影艺术与图像处理两门课程应结合新媒体的发展,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手段等方面进行改变。本文以分析摄影艺术及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探寻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模块化 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可以说是一种环境,其传播形式多种多样,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技术和理念上,更是当今生活状态的呈现,能满足人们工作之余时间碎片化的需求,能实现人们随时随地的互动、表达、获取信息的需求,使用和选择过程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在现有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三种载体中,从个性化及视听丰富的角度看,仅有文字略显枯燥,而视频的观看又常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图片与文字的结合能使信息丰富化,音频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图片和文字进行补充。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介对图片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要求会越来越高。媒介所使用图片,要满足人们快速的浏览,又要呈现个性化的表达及美的追求,这不仅是对新媒体内容生产者的要求,也应该是高校传媒专业教学和学习的出发点。

我校传媒相关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大一即开设了摄影艺术及图像处理课程,两门课程由不同老师同时间进行,虽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视听基础及软件、器材的使用介入,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施到学生呈现的作品可看出,目前的教学还未从新媒体环境出发,还停留在传统教学、传统媒体环境的阶段。

1摄影艺术及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现状_殛问题

1.1课程分离,教师互不沟通

在日常教学中,摄影艺术及图像处理两门课虽开设在同一学期,但课程由不同老师进行,任课老师制定教学大纲時未进行沟通,学期开学前也未就课程进度内容进行沟通,常出现的问题是两门课程内容进度不匹配,比如图像处理课程中裁剪内容开始时,摄影艺术课程可能还停留在相机的使用上导致学生会用裁剪工具但不知构图为何物,不知如何台理进行裁剪。

1.2课程内容过时

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但高校中传媒相关专业的课程仍停留在早些年的模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如摄影艺术课程中,仍有老师花较多的时间讲授胶片机及暗房冲洗的内容,而对现今的手机摄影闭口不谈。图像处理课程中,偏离传媒行业的需求,讲述过多的平面设计内容,因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在校期间也少有使用的机会,平面设计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于接受,也难于转化为实用技能,无法实现图像处理的需求。

1.3教学方式停留在传统模式

在模块化背景下,摄影艺术及图像处理都能在课程内实现模块化教学,做到课程内教学一体。摄影艺术课程讲述完某个内容后,比如用光,老师根据光线的特性要求学生进行拍摄,并从综合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图像处理课程中,修复内容讲授完后,老师给学生相关图片,进行修复练习。作品拍得好与坏,图片修复得好与坏,都只是由老师打分评价,未使用现有新媒体技术,也无法融入到现有新媒体环境。

1.4课程内容设置未从岗位需求出发

课程模块化的设置应从岗位需求出发,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应从现有媒体岗位的需求出发。纵观现有媒体相关岗位的招聘,除了视频剪辑音频制作等要求之外,凡是涉及内容生产都有拍摄图片和图像处理能力的要求。但我们的课程未根据岗位设置,课程结束后,学生不能独立操作。

2新媒体环境下,改变摄影艺术及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

2.1两门课程进行系统化模块教学体系设置

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相连,相关内容同步进行,或根据使用顺序先后进行。如,在摄影课程中构图原则讲解使用完,图像处理课程即可介入裁剪工具的讲解和使用,学生在摄影课上所拍摄的图片可在图像处理课程上根据构图原理进行裁剪和二次构图,使学生加深对构图的理解及裁剪的运用。

2.2根据新媒体环境调整课程内容

在数码摄影时代,传媒相关专业的摄影课程内容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舍弃或最大化减少胶片摄影、瞎房冲洗的内容,如有学生感兴趣,可在课下单独讲解。同时增加手机摄影的内容,针对手机拍摄的特点和技巧进行讲解。传媒相关专业的图像处理课程应舍弃或最大化减少平面设计的内容,如学生有需求,可根据专业实际在后期开设方向课。同时增加手机图像处理软件的讲解。

2.3教学中介入新媒体技术,让学生作品面向市场

摄影艺术与图像处理课程系统化模块设置后,学生在摄影课上的作品可在图像处理课上进行二次构图、修复、调色能调整,两门课教师可利用新媒体环境的便利开设公众号或在图片网站注册账号,将学生作品分享到网络,让大环境评价学生作品,以此增加学生创作的动力和能力。

2.4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就业情况,我们可知传媒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了无法全部被电视台等单位接纳。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毕业即能就业,应根据各种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如新媒体编辑,大多的要求都是根据主题设置完成图片选择,图像处理,ps排版等,老师在课程内容设置时,便可针对此类要求在增加讲授内容和学习实践内容。

3.总结

新媒体环境下,为了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课程内和课程间的系统化模块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的重新设置尤为重要,而教学团队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冠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构建“行业大课堂”[J].现代装饰(理论),2014(9):213-213.

[2]吴健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摄影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7 (16):51-52.

[3]陈冲.高校摄影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大舞台艺术教育,2014,03: 124.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设置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