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视角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09-16 13:04崔平雨
数码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崔平雨

摘要: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指的是把学习、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工业结合模式得到了院校、企业以及学者的一致认可。基于此,本文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以工学结合作为视角,对如何培养人才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工学结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角度分析,在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比较看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知识的实践应用,从而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仅仅掌握了相对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难以达到社会就业岗位要求。对此,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引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实际需要作为基本导向,不断深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适应社会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就业夯实基础。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_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关于计算机专业的需要

工学结合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于计算机专业的需求,由此学生就可以按照社会需要有目标性的深化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使学生真真切切的接触到就业岗位,并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2.帮助学生深化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

从实践内容方面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成实验室操作与岗位实践。而实验室模拟操作根本性目的就是提高与锻炼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与计算机程序实现综合能力,借助于实验室模拟操作,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消化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2]。此外,岗位实践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岗位,在计算机编程实践过程之中及时的发现、提出以及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实现计算机技术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全方面升华,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就业夯实基础。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

1.以职业作为基本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根本性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综合立体型人才,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关注专业理论知识讲解的前提下,也要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能与与职业素养。从本质上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包含的知识内容十分的复杂,比如计算机编程知识、网络技术知识以及多媒体技术知识等等。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突破性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关于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变得十分严格与苛刻,简单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岗位需要,根据教育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深化的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知识、软件开发能力,还要求其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立足于社会。比外,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时也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提高,力求培育出综合立体式人才。

2.以职业作为基本导向,重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就业作为基本导向,以学生能力本位作为根基,充分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达成社会岗位要求。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编排需要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有效衔接,将典型的计算机专业任务作为核心内容,把文化课和专业课进行深度融合,制定科学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方案,同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之中渗透实践教学,对此课程应该设置成通识文化课、专业技术课以及职业核心课。其中通识文化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为主;专业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算法、技术以及程序编辑等专业化技能;而职业核心课程是以任务驱动教学为根本,将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维护与测试等作为核心内容,侧重于学生协作能力,发现、提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3.打造校企双环境育人平台

从本质上分析,双环境育人是指借助于学校、企业力量共同培育专业人才。基于工学结合视角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学校+企业”的人才共培养、成果共分享、责任共承担的联合办学机制,同时秉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发展。在合作时,应根据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就业方向,例如系统维护、软件设计等方面,通过综合性分析然后选择与之相符的企业展开合作,一同编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而且在进行校企合作之时,必须以双方内在需求作为立足点,将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相关联,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及时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之时,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环境自身所蕴含教育功能,将实训作为主体,从企业一线岗位开设课堂,使学生真真切切的接触职业环境,在实践之中提高职业技能,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而学校内,需要模拟企业环境创办工作室,例如创办信息传媒、系统维护等有关工作室。此种情况下,通过学校、企业双方密切合作,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与素养。

4.侧重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需要,重点培育双师型专业教师,贯彻与落实教师轮训练制度,引领教师实践性与学术性的共同发展,比如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兼职,积极参与企业有关工作,如产品研发、系统开发以及技术攻关等,不断的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各项能力与综合素养。针对企业兼职教师的选拔,应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專业教学情况,为了实现实训目标,需要选择拥有五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到校兼职教学。第一,在学习与认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时,需要聘请专家或者是专业学者组织专题讲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把握行业的发展态势,不断的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能力;第二,在计算机专业技术培养时,应该由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学一起完成,其中实践类课程教学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指导,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基本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展开指导;第三,关于学生的顶杆实习,需要安排企业技术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此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慢慢的形成岗位适应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5总结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使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计算机知识学习之中。与此同时,通过在学习之中工作、在工作之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从而为学生顺利毕业创造有利条件,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魏扬.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l):195.

[2]王东晓,秦娜.基于工学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03): 205.

[3]刘桂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28):281.

[4]丁知平,张伟珊,杨振宇.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8):131-133.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