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民
大学者梁启超曾任教于北大,对于梁启超这样一位拥有国学大师身份的著名学者来说,学生们对他都抱着仰视的态度,在课堂上,几乎是他说什么、学生们就信什么,丝毫不加以怀疑。这是一种迷信权威的思想,显然使学生们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梁启超很可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在上课的时候,梁启超突然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请问诸位,三加四等于多少?”這本来是一道极简单的数学题,小学生都能回答出来。然而,学生们以为梁启超是大学问家,不可能提这么简单的算术题,认为这里面肯定有玄机,也就是说,关于梁启超提出的“三加四等于多少”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肯定不可能是等于七这么简单,于是便没有人敢回答,都苦苦思索着另外的答案。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梁老师,三加四的答案除了是七以外,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答案!”梁启超听罢,立即点头说:“答得好!你们看,明明是真理,你们堂堂几十人,大多数都不敢站出来坚持真理,三加四等于七,是七就是七,没有什么不敢说的,同学们要从年轻时候起,养成敢言敢做敢为的精神,对于世间公理,要敢于坚持、敢于维护!”
这堂课学生们收获很大。梁启超用另类的教学方法,教给了学生们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收到了奇妙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应该值得提倡的。
编辑/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