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城墙城砖想到的

2019-09-16 04:38袁浩
醒狮国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明城墙城砖城墙

袁浩

“扬州府提调官同知竹祥、司吏陶旭,泰兴县提调官县丞王鼎、司吏吴亨,总甲叶春、甲首孙敏、小甲蔡頔,窑匠张正四、造砖人夫施文二”。这是南京明城墙一块普通城砖上刻制的文字。据传,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确保城墙坚不可摧,想出来的追责问责办法。砖上刻人名的用意,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职责分明、责任到位。把参与人员的名字都刻在砖上,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谁也赖不掉。

在城墙的砖头上刻下自己的姓名,不是为了青史留名、千古流芳,而是在执行明朝强制推行的“质量追溯制”。明城墙的建造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责任制,城墙砖产地主要来自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37府(直隶州)160多个县,明朝廷为了确保砖的质量,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一块城墙砖上最多刻有十一层负责人名字,从府、州、县的官员,到下面农村的总甲、甲首、小甲,再到窑匠、坯匠、役夫,都一一注明。有了这种责任制的制约,烧制城砖无疑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只要发现城砖的质量有问题,上至各级官员,下至乡里和烧砖人都得治罪,所以用这些当年的“官砖”砌成的城墙才能几百年风雨不动安如山。

古人云:“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要清醒地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严要求,切实把主体责任扛起来、落下去。”各级领导干部唯有心中始终装着责任、眼睛牢牢盯着责任,把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做到明责到位,履责到位,追责到位,才能将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再好的蓝图,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没有问责,就难有担当。有责不担,正气难彰;有错不纠,百病丛生。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领导干部遇到矛盾冲突甚至大是大非问题绕着走,态度暖昧,当“老好人”,不愿、不敢承担责任,似乎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羽毛”,维护好自己的形象。殊不知,这样“爱惜羽毛”,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也必然失去党员干部、人民群眾的信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级党组织必须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纪检机关必须认真履行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以问责强化担当,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责任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奉献,责任见党性、见宗旨、见作风。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敢于担当。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遇事敢发声、敢担当、有作为,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羽毛”也才会更加亮丽丰满。

编辑/徐展

猜你喜欢
明城墙城砖城墙
文化走读元旦专场——走近明城墙圆满举行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栽培管理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长城上真有传说中的“定城砖”?
残破的城墙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