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竣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第三,宜观其意志坚强,百折不回。服膺书中语,对于环境之压迫,可以增加抵抗力。第四,宜观其修养下手工夫简易直捷,无后儒所言支离、玄渺之二病。要之孟子为修养最适当之书,于今日青年尤为相宜。学者宜摘取其中精要语熟诵,或抄出常常阅览,使其精神深入我之“下意识”中,则一生做人基础可以稳固,而且日日向上,至老不衰矣。
學术的研究,方面极多,宜各随兴味所注,分项精求。惟每研究一项,必须对于本书所言彻头彻尾理会一番,且须对于他书有关系的资料博为搜采参核。试举数例。
一、如欲研究孟子哲学,必须先将书中所谓性、所谓心、所谓情、所谓才、所谓义、所谓理……种种名词,仔细推敲。求得其正确之意义。复又须贯通全书,求得某几点为其宗旨之主脑,然后推寻其条理所由衍出。又须将别派学说与之对照研究,如《荀子》《春秋繁露》等书,观其所自立说,从批驳《孟子》者何如。
二、欲研究孟子之政治论,宜先提挈出几个大纲领——例如民本主义、统一主义、非功利主义等等,观其主张之一贯。又须熟察时代背景,遍观反对派学说,再下公正的批评。
三、孟子辟异端。我辈不必随声附和。然可从书中发见许多“异端”的学说,例如杨朱、许行、宋牼、陈仲子、子莫、白圭、告子、淳于髡等,其书皆不传,且有并姓名亦不见于他书者。从《孟子》书中将其学说摭拾研究,便是古代学术史绝好资料。
四、将本书所载孟子所见之人所历之地及其行事言论钩稽排比,可以作一篇极翔实的孟子小传。
以上不过略举数例,学者如有研究兴味,则方面尚多,在各人自择而已。
《孟子》的注释书及相关书籍:
《孟子》之注释书及关系书最古之《孟子》注释书为东汉赵岐之《孟子章句》,且每章缀以章指,其书现存。全文见焦循《孟子正义》中,今不另举。
一、宋朱熹《孟子集注》
性质及价值皆同《论语集注》。
二、清焦循《孟子正义》
考证最精审,且能发明大义。现行各注疏未有其比。
三、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此书乃戴氏发表自己哲学意见之作,并非专为解释《孟子》。但研究孟子哲学,自应以此为极要之参考品。
四、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内《孟子》之卷
此卷将《孟子》全书拆散而比观之,所发明不少。其治学方法最可学。
五、清崔述《孟子事实录》
此书为极谨严孟子小传。
以上说《孟子》竞。
附论:《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本《小戴札记》中之两篇。《礼记》为七十子后学者所记,其著作年代,或在战国末或在西汉不等,其价值本远在《论》、《孟》下。自宋程正叔抽出此二篇特别提倡,朱晦庵乃创为四子书之名。其次序:一、《大学》,二、《论语》,三、《孟子》,四、《中庸》。于是近七八百年来,此二篇之地位骤高,几驾群经而上之。斯大奇矣!
区区《大学》一篇,本不知谁氏作,而朱晦庵以意分为经、传两项。其言娿:“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然而皆属意度,羌无实证。晦庵又因其书有与自己理想不尽合者,乃指为有错简,以意颠倒其次序。又指为有脱漏,而自作《补格致传》一章。此甚非学者态度所宜出也。而明清两朝,非惟以《大学》侪诸经:且几将朱氏《补传》与孔子之言同视矣。中间王阳明主张“大学古本”,对于朱氏所改所补而倡异议,然重视《大学》之观念,迄未稍变。惟清初有陈乾初(确)者,著《大学辨》一篇,力言此书非孔子、曾子作,且谓其“专言知不言行,与孔门教法相戾”。此论甫出,攻击蜂起,共指为非圣无法,后亦无人过问。自此书列于《四书》之首,其篇中“致知格物”四字,惹起无数异说,辨难之作,可汗十牛。然以此为孔子教人人德之门,非求得其说不可。由吾侪观之,此篇不过秦、汉问一儒生之言,原不值如此之尊重而固守也。
《中庸》篇,朱晦庵谓“子思作之以授孟子”。其言亦无据。篇中有一章袭孟子语而略有改窜。据崔东壁所考证,则其书决出孟子后也。此篇论心论性,精语颇多,在哲学史上极有价值。
要而论之,《大学》《中庸》不失为儒门两篇名著,读之甚有益于修养。且既已人人诵习垂千年,形成国民常识之一部分,故今之学书者,亦不可以不一读。但不必尊仰太过,反失其相当之位置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