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悦
摘要:近年,随着党性教育的不断开展,上海作为中共建党地的历史被更多人所关注,上海红色文化基因也被频繁提起。由此,学界对于中共“一大”历史的还原和相关重要人物的探索也更多了,而对于1921年在上海召开“一大”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核所发表的观点较少。本研究从海派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五四”运动到中共建党的这段历史为着力点,尝试对上海红色文化基因做全局层面的探讨,侧重意识和实践两个维度的联合分析,并对红色文化基因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中共建党;近代上海
“文化”在本质上可以当作一个历史范畴,它必然有其地域空间上的“共识”和一段时间的发展与持续。海派文化正是由上海地区独特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有着丰富底蕴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依江南文化而生长,呈现出重利、大众、创新、开放等特点。红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的总和,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等。笔者着重探讨狭义的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相关联系,以阐明上海之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地位。
一、意识维度:海派文化之于红色文化
(一)独特的时代背景——建党组织基础
先进生产力所带来的无产阶级的快速增长,不仅为迅猛发展中的上海带来了一轮又一轮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还滋养了一批又一批呼唤革命的工人队伍。1919年5月,上海各学校代表一致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行动,在学生的积极努力下,同年6月,商人、工人分别罢市、罢工。上海“陌生人社会”的特质使得市民有着极强的规则意识和组织意识.在联络中兴起的各界人士结合成的政治团体数量激增。比起北京以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上海运动的人员数量和组织能力实现了超越,“五四”运动的中心由此从北京转移至上海。数量庞大的无产阶级、觉悟较高的市民阶层使上海的红色文化蓬勃发展。
1920年,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便开始酝酿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标志着建党工作从思想传播转向了行动。同年8月,中国首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正式成立。随后,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以及旅日留学生也陆续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为了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他们还组织建立了工会组织,进一步推动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这些举措使上海成为实际上的全国建党活动的中心以及“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二)独特的人民形态——丰盈的市民精神
民国建立后,上海因“一市三制”而呈现出政治宽松的特点。因此,大批北方知识分子南下,这为共产主义人才成长提供了空间,最终使上海成为宣传共产主义新思想、新理论的中心。海派文化是多元的,它既古典又时尚,既含蓄又包容。这与上海的地理区位和移民人群等因素密切相关。作为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而诞生、发展的国际性城市,上海具有中西交融、南北汇聚、变化更新的文化基因,这培育了上海作为红色之都的精神源头。建党时期,中共就是合理地运用了海派文化包容性、多元性、创造性的特点,结合时局,在沪广泛开展地下工作,给这座城市打上了红色文化的烙印。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红色基因在海派文化的肥沃土壤中一点点发展壮大,成为时代洪流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人民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引,又反过来为红色文化添加上实践的注脚,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让上海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有了更丰富的色彩。海派文化由此成为红色文化的承载基础,也承担着推动红色基因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角色,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有着互通的本质.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促进、相互印证。
二、实践维度:孕育在上海的红色起点
(一)独特的政治地缘格局——租界所提供的现实因素
租界对近代上海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中之国”让政府权力黯然失色,但客观上为包容的海派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时的上海就在这样的矛盾与调和中不断实现发展。中共诞生地——如今坐落在兴业路(原望志路)西侧的“树德里”,彼时就属于法租界管辖的新区——西门区。西门区位于上海县城以西,是法租界第三次扩界交涉后的领地。共产党成立前夕,此处的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但囿于时代的发展,当时只是一个环境荒僻的城乡接合处。由于这里管制宽松,房租低廉,所以人口流动频繁,居民成分也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革命运动起到了掩护的作用。
租界对留学生等海外知识分子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在日本等亚洲国家留学的华人来说,上海不仅是故土,更是施展抱负的天堂。在国内便能感受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对一大批追求浪漫和情调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极好的选择。因此,租界的存在带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回流,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也通过上海这一窗口传播到大陆来。知识分子的蜂拥使得先进思想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进一步扩大了海派文化的包容度。
(二)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的集中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民国时期,上海的人口几乎是北京、天津、南京这三个大城市人口的总和。上海的工业、贸易、金融、出版占全国的比重都在50%以上,甚至是70%以上。商品经济对上海的影响巨大,海派文化中“重利”的传统使得上海的经济实力在特殊历史时期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之后的对外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乎关联着全国的经济动脉。在整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发展之时,红色文化也随着深厚的海派文化萌发枝芽,二者的关系也由此更加紧密了。
作为最早开始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城市,1899年《万国公报》就刊载了引用《共产党宣言》的一些文章。此后,共产主义者在上海开办的刊物更是数不胜数,《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民国日报·觉悟》《星期评论》《劳动界》《共产党》等名刊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传播,更是占据了当时上海的舆论高地,使得上海成为“社会主义者活动的主要中心”“共产主义出版事业的主要中心”。因此,海派文化使上海成为中共红色文化的起点。
三、未来发展:上海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
通过意识和实践两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紧密交织的整个过程,其中体现出很多上海特有的文化基因。首先,租界的正向作用,即留学生和外国人为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发展空间,为红色文化在上海萌芽和发展创造精神条件。其次,上海城市特质,即“全球性”不间断的经济发展和“全国性”血脉相连的信息资源,这些都为革命提供了动力和掩护。最后,文化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人作为文化中最为生动的主力军更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因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先进生产力,催生了工人阶级。租界的存在导致市民阶层的矛盾激化从而使得革命组织团体蓬勃兴起,人民广泛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持续进行着人才的输送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在上海这个信息流蔓延至全国的特殊城市,共产主义本着科学和惠及最广大人民的性质,成功掌握了话语权,加之国际共产主义可以通过上海这一对外交流的窗口直接对建党事务进行指导,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了上海。
作为党史、国史的缩影和典型,红色文化贯穿于上海发展的全程.红色文化的历史完整性,也是上海红色文化的一个特征。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海派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最基础的作用,“重利”对应经济因素,“开放”对应文化因素,“包容”对应革命组织……“中国共产党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代表着先进文化,工人阶级则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这些在全国其他城市无法融合的特质,在上海则完全契合。那些中西合璧、带着红色记忆的石库门房子,既是海派文化的载体,又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既是海派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哺育.也是红色基因得以生长的背景。
红色文化不仅凝结着我们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还呈现着在特殊历史时期上海人民群众所共有的革命精神和独立气质。上海要立足于海派文化发展特质,彰显红色文化诞生地功能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就要牢记历史,深入挖掘,既要运用海派文化走出独特形象和个性,也要運用红色文化基因提升城市高度和厚度,尤其是要理清海派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基础性影响,从特殊历史时期找回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初心和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合理因素,在不断发展的海派文化中继续汲取养分,使红色基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