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锋
摘 要:新时代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锁定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目标;占领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阵地;把握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了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锁定新目标、占领主阵地、把握新方向。
1 要锁定好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引领。目标定位准,才能确保行动不偏向,真正提高行动的效率。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锁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新任务、新目标。
(1)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使用社会管理这一概念,而对治理以及社会治理却十分陌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阶层和需求结构深刻变化,新旧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交织,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八大以后,受到治理理论的启示,同时也是基于对原来社会管理实践的总结,党和政府以开放的胸怀和不断创新的理论勇气,提出了社会治理这一新思想,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其上升到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社会治理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治理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使其成了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的新模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目标。
(2)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终极目标。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通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都必须紧紧围绕解决这一主要社会矛盾而展开。也就决定了未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实现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最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要占领好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阵地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占领好城乡社区这一主阵地。
(1)城乡社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该模式下,单位、街居和社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管理职能,基本解决了所属成员生老病死、吃穿住行学的管理和服务问题。近年来,随着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剥离,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的“单位人”变成现在的“社会人”和“社区人”。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流动,他们散居在各个社区,基层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载体。如何在社区范围内,对这些人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维护和谐是摆在各級党委政府面前新的管理难题。城乡社区成为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阵地。
(2)大力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社区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阵地,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很多地方都把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积极倡导社区自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大力开展社区治理方式创新。针对社区居委会行政化、机关化现象严重的现状,着力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的社区治理方式创新。二是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城乡社区,使社区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3 要把握好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明确方向,今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紧紧围绕这“四化”建设目标着力予以推进。
(1)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社会治理,相对于原来的社会管理而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要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要积极培育发展多元社会组织,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空间。一方面要盘活存量,即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规范已有社会组织的行为,激发现有社会组织活力,提升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做大增量,当前要重点、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民政部门要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功能作用,做好公益社会组织和义工力量的培育工作。
(2)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是一种依法治理的良好社会治理状态。”法治是社会治理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手段。新时代是法制更加健全,法治更加完善的时代。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法制建设,把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都纳入法治轨道,真正做到基层社会治理完全有法可依。二要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干部、专业工作者、社会组织和群众的法治意识。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手段和方式反映诉求、维护权益。三要坚决维护社会治理中的法律权威,发挥好法律扬善惩恶的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3)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为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提供了日益强大的技术支撑,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要加快城乡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智慧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将智慧平台建设纵向贯通市、县、乡、村,横向延伸到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整合公安、房产、民政、卫计等相关部门数据资源,推动信息共享,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机制,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节约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本,提高治理的效率。
(4)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专业化。新时代新矛盾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亟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社会治理各类人才队伍。要着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一支充满热情、具备高素质、熟练掌握工作技巧的基层干部队伍。要真正把真心扎根基层、热心社区建设、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选拔出来,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去。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者和网格管理员在理想信念、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服务社区的热情和能力。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网格管理员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各项待遇,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杨维汉、陈菲、荣启涵: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RB/OL].人民网,2016-11-2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124/c1001-2889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