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利
在国家、教育部连续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责任,揭示存在问题,客观科学评价,从而促进高校后勤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有效实施,寻求高校后勤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摆在眼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要求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
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财 〔2016〕2号),对直属高校、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和驻外教育机构参赞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2017年教育部印发《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办法》(教财〔2017〕3 号),严格落实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制度设计,成为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201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修订并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 《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中央在对重点高校经济工作的检查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高校后勤部门的领导干部,甚至有些受到了党内纪律处分。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建立科学的高校后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切实增强高校后勤领导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对查出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建立长效机制”,能够“治已病”、“防未病”,真正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努力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
新形势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肩负起新使命,踏上了新征程。
1、全面从严格治党的新使命。全面从严治党的艰巨历史使命,是我党正风肃纪、反腐斗争的利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任中和离任审计工作,将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威慑力,有利于建立一支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
2、全监督体系建立的新征程。经济责任的审计过程有力度的全覆盖,审计对象有步骤的全覆盖,审计内容有重点的全覆盖,审计结果有成效的全覆盖,做到发现一个,震慑一批,规范一片,切实完成全监督体系的建立。
高校后勤作为企业化运作的经营实体,社会化进程近二十年,经历了 “走出去”、“引进来”,“稳住一大片,搞活一小片”等各种尝试,形成了目前后勤经营服务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局面。后勤服务中有自营服务、购买服务及合作经营服务。高校后勤服务既接受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制约,又兼有企业化运作特征,尤其体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组建并成立了一批公司制企业,向高校及社会提供餐饮、接待、超市、运输、物业管理等服务,逐步完成了全民所有制改制及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发展阶段,在校内外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社会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之而来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资产管理。存在事业资产与后勤企业资产产权不明晰,资产处置收入未上缴财政、资产出租未公开招标,出租出借收入未纳入事业预算等问题。
2、收支问题。经营收入未及时缴存、支出超出现金管理条件等问题。
3、招标采购。物资采购、基础建设等招标方式不合规。
4、政策落实。三重一大、三公经费、违规津补贴等存在问题。
5、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执行率低,考核机制不完善。
6、党风廉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带病提拔等问题。
高校后勤经营实体的复杂化、多样化的新局面,无疑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要求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小组,不但要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更要了解高校及高校后勤现行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要提高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必须建立一个符合高校后勤新局面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切实落实和完善高校后勤治理体系。
在新形势下,随着国家及教育部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高校审计部门加大了对领导干部任中及离任审计力度,尤其加大了对高校后勤部门主要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但目前的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方面仍存在欠缺,与《规定》的要求存在距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工作的政策导向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规定》通知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的有规不依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高校社会化改革进程,正是一个开拓和尝试的过程,“三个区分开来”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在曲折中前进的一般规律,也符合高校后勤经营服务的现实复杂性。
但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参照行政事业管理要求一刀切的局面,偏重于权力的约束和管理流程的要求,对后勤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客观评价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领导干部开拓创新的积极性和推动事业的进取心,一味求平求稳,从而致使一些初见成效的改革尝试遭遇停滞,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勤事业的发展。
2、审计工作组织形式影响审计结果全面性。 《规定》通知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把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监督贯通起来,形成监督合力。
高校行政机构中,设置有与后勤人、财、物管理相关联的组织部、人事部、纪监部、财务部及资产管理部门,有的高校还分设了后勤甲方、后勤乙方,甲方代表学校对后勤具有经营服务职能的经济实体行使监管职能。各部门由于在高校运行中的工作职责不同,信息来源和渠道不同,导致掌握的信息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各方力量,完善各方后勤相关信息资源,势必影响审计结果的全面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与教育部对高校审计工作的要求,高校审计部门任务重、人手紧,加之对企业会计制度熟悉程度不够,审计部门多采用聘请校外会计师事务所对后勤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事务所在专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业务优势,且具备丰富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经验,但在对国家及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政策和要求掌握不够,加之对高校的现有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不熟悉,如果无法取得学校组织、人事、纪监及财务部等部门的参与和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免会流于形式或存在片面性,最终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度及深度。
3、审计工作评价体系不健全影响审计评价的科学性。 《规定》中“审计评价”明确,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依照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责任制考核目标等,在审计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对后经营领导干部执业的合法合规情况、制度建设与执行、个人履职情况等进行了定性评价,目前《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现有定性评价指标》基本有如下几个方面:
表1 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现有定性评价指标
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对领导干部任期财务状况及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目前《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现有定量评价指标》基本有如下几个方面:
表2 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现有定量分析指标
以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指标构成了目前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主体框架,虽然在内容上契合了《规定》中的要求,但各指标没有根据被审计对象责任不同有所侧重地进行评价,即各指标间无权重度量,这种常规性的评价体系无法达到新形势下对经济责任审计深度和高度要求。
层次分析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和评价方法,是多属性决策和评价较为有效的数学方法之一。针对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指标结构复杂的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设计,可以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目标层A: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
(2)准则层B:层次分析法要求准则层小于九,按高校后勤实际情况,建立B1至B5五个准则层,即财务核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经营服务绩效、重大经济决策和遵纪合法守规。
(3)指标层C:对应五个准则层明细各指标层,一个准则层对应三个指标层。
表3 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指标权重表
2、构造比较判别矩阵。从准则层B开始,对于从属于目标层A的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一个五阶判别矩阵。指标层C从属于准则层B,同法构造五个三阶判别矩阵。
表4 判别矩阵取值表
准则层判别矩阵:
指标层判别矩阵:
3、完成一致性检验。分别完成计算各判别矩阵最大特征值λ;计算一致性指标CI;运用一致性指标表计算一致性比率CR,如 CR<0.1,完成一致性检验。
表5 一致性指标表
4、各层权重值。用判别矩阵每行乘积的五次方根(准则层)或乘积的三次方根(指标层)分别除以方根之和,计算出标准化特征向量,即得到准则层级及指标层各层级权重值。五个准则层权重之和为1,各准则层对应三个指标层权重之和为1。
5、组合权重。准则层权重与指标层权重相乘,得到组合权重,各层组合权重之和为1。
准则层权重、指标层权重及组合权重见《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权重表》
1、准则层权重。从以上指标体系可以看出高校后勤财务核算管理与经营服务绩效权重较大,权重为0.286,充分体现了高校后勤作为经营实体的经济特征。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经济决策、遵纪合法守规权重为0.143。
2、各层组合权重。各指标体系权重总体架构中,资产的安全完整、收入的合法合规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组合权重较大,权重分别是0.181和0.170,充分体现了高校后勤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经营服务的合法合规指标的重要性。决策失误损失与个人廉洁自律权重分别为0.098和0.091,充分体现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权力的限制和约束的评价。
支出预算控制0.079,制度设计健全0.061,体制机制运行0.061,资产保值增值0.055,目标完成情况0.050,以上各指标的权重,体现了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
体系框架中剩余组合权重分别为:决策制度执行0.034,会计核算规范0.037,单位遵纪守法0.027,违规违纪处分0.025,制度执行有效0.020,项目投资决策0.012。
根据以上组合权重指标体系,按照审计情况对被审计对象进行评分。评分体系可按百分制,参照评分标准对每个层级评分后乘以组合权重,再求和得到最终评分,并对应综合评价等级。
表6 评分标准表
根据以上评分规则,举例完成评分情况如下:
表7 后勤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分表
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的设计完成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
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偏重于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的考核,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体现了对高校后勤领导干部经营服务业绩的客观评价,在兼固国有资产完全完整、保值增值及个人廉洁自律的前提下,评价指标导向能够充分调动后勤领导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的确定,在同时审计多个不同的后勤经营服务经营实体领导干部时,对各党政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量化评价,可完成横向比较及优劣排序,为组织部及人事部对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考核及干部的提拔任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两两比较以确认各指标权重时,可能会受到审计人员主观经验的影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突出审计重点、分析权重、建立层次分析评价体系后,可组织一定人数的审计权威专家,也可以调动组织部、监查部、人事部、财务部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组成评估专家组,通过德尔菲法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各级权重,以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质量,从而使其更具有实操性。
通过层次分析法归纳分析从而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给高校后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创了新思维,提供了新视角,符合现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客观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是促进高校后勤健康、稳定、长足发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