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对比*

2019-09-16 07:52陈颂玲胡荣亮邓筱燕余铄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8期
关键词:波幅经颅功能障碍

陈颂玲 胡荣亮 邓筱燕 余铄君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门529000)

脑卒中为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还会遗留下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系列症状,吞咽功能障碍为其中常见的一种,对患者的营养摄入及生活质量均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饮水呛咳与吸入性肺炎[1]。以往临床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多采用药物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来,经颅磁刺激技术被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临上对经颅磁刺激的频率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探究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6~12 月收治的50 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观察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39~64 岁,平均(56.28±6.16)岁。对照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37~64 岁,平均(55.15±6.0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首次发生脑卒中及sEMG 检测确定存在吞咽障碍、可以耐受康复治疗,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认知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组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神经保护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促进循环及清除自由基药物治疗。吞咽训练30 min/次,1 次/d,主要包括呼吸训练、头颈部控制训练、咳嗽训练、口腔感觉训练、口腔运动训练、气道保护手法等。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低频rTMS 治疗,频率设置为1 Hz,运动域值设置为80%MT,每次治疗1 000 次,每次20 min,1次/d,14 d 为1 个治疗周期,每周期间隔2 d,连续治疗2 个周期。观察组采用高频rTMS 治疗,频率设置为5 Hz,运动域值设置为80%MT,每次治疗1 000 次,每次20 min,1 次/d,14 d 为1 个治疗周期,每周期间隔2 d,连续治疗2 个周期。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藤岛一郎吞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满分10 分,分值越低表示吞咽障碍越严重。治疗前后对两组吞咽过程中舌骨上下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最大波幅值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比较(分,

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252.82±0.567.74±0.9222.8410.000对照组252.85±0.717.17±0.8719.2350.000 t 0.1661.678 P 0.4340.029

2.2 两组治疗前后sEMG 最大波幅比较 治疗前两组sEMG 最大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EMG 最大波幅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sEMG 最大波幅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EMG 最大波幅比较(μV,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EMG 最大波幅比较(μV,

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25321.24±30.22743.04±45.8538.4060.000对照组25323.85±29.47693.41±40.2932.4300.000 t 0.3094.066 P 0.3790.000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数会出现神经损伤,常见的受损神经有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等,都会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吞咽障碍[2]。吞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营养摄入,且容易引起呛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临床十分重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本研究采用高频和低频rTMS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并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的sEMG 最大波幅值进行监测,以确保更精确地掌握患者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EMG 最大波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rTMS 具有较多的治疗参数,可调节刺激的位置、强度、时间及频率等,治疗中可以灵活应用[3~5]。患者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有很大关系,rTMS 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明显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同时rTMS 吞咽皮质后可以记录到相应的运动诱发电位[6~8]。此外,rTMS 还可以刺激迷走神经根及脑皮质,有效提高食管上段环咽括约肌的功能。rTMS 对侧食管运动区域也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对运动皮质长时间的刺激可以有效提高吞咽功能。研究通过监测sEMG 来判断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这是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可以监测肌肉的肌电活动,对肌肉活动时的电信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简单有效[1]。研究中发现高频rTMS 的治疗效果要好于低频rTMS,这是因为高频和低频rTMS 对神经产生的刺激不同,高频rTMS 会使脑皮质兴奋性增加,改善神经功能,同时也会使健侧突触结构参数出现变化,令突出界面曲率增加,加强健侧突触传递功能。因此高频rTMS 在刺激受损神经的同时也提高了健侧脑的代偿作用,使舌骨上下肌群sEMG 最大波幅值升高[9]。综上所述,采用高频rTMS 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猜你喜欢
波幅经颅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