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义 戴海东 陈 林 徐松鹤 傅国海 倪康裕
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桡骨远端骨折是人体常见的骨折,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桡骨远端骨折后,患者多会有明显的移位和短缩畸形等,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其生活质量[1]。传统治疗中,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以石膏托外固定为主,但临床实践表明效果一般。本研究对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病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18~90岁范围内,患者受伤后关节畸形且功能受限,腕部明显疼痛;经检查发现桡骨远端向桡背侧和掌尺侧移位。并排除患者中骨折后未能及时入院治疗的情况;患者中合并血液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情况;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治疗的情况。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45例;年龄22~87岁,平均51.62±6.75岁;交通事故致伤32例,跌伤31例,高处坠落致伤17例;左侧桡骨远端骨折39例,右侧桡骨远端骨折41例。观察组:男33例,女47例;年龄21~89岁,平均51.37±6.82岁;交通事故致伤34例,跌伤33例,高处坠落致伤13例;左侧桡骨远端骨折38例,右侧桡骨远端骨折42例。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1 对照组:使用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先对患者进行手法整复治疗,其中对于无移位情况的患者或不完全骨折的患者不需要进行手法整复,可使用掌、背侧夹板固定处理完成治疗。对于有移位情况的患者,应根据其骨折类型的不同给予其相应的手法整复方法,其中伸直型患者治疗时指导其保持坐位,将前臂中立曲肘90°,让助手将患者上臂握住,医生将两手的拇指并列后放于患者骨折远端的背侧,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并扣紧大小鱼际,保持握拳状,向骨折移位方向的反方向持续摇摆牵引,有骨擦音时表明骨折重叠,嵌插已牵开时,让患肢远端向前旋10~15°,用力牵抖后将患者骨折复位。对于屈曲型患者,应让其保持卧位或坐位,将前臂向前旋动,并保持患肢手掌朝下。医生用一手将患肢前臂下段握住,另一手将患肢腕部握住,向移位方向拔伸牵引,持续3~5min,矫正患者的嵌入后将握住前臂的拇指放于远端桡侧,之后将腕关节尺偏,让桡侧移位得到矫正。之后将拇指放于骨折近端背侧,向下用力压,同时将食指放于远端掌侧,向上用力提,对腕部进行背伸和复位处理。骨折整复满意后使用前臂石膏托将腕关节固定与掌屈或背伸尺偏位,并保持肘部弯曲90°,使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2 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其中手法整复与对照组相同,在完成手法整复后使用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处理。其中杉树皮夹板用天然的杉树皮制成,根据患者前臂大小和长度确定夹板的大小。对于伸直型患者,固定时应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放置压垫,然后将夹板放上,保证夹板上端达到右臂中上1/3处,置于背侧的夹板应保持下端超出腕关节。对于屈曲型患者,近端背侧和远端掌侧放置气垫,确保桡侧和掌侧的夹板下端超过腕关节,使用3条布带进行捆扎固定,并将患者前臂悬挂在胸前。之后采用中药分期治疗,治疗后1~10d为初期,11~20d为中期,21~60d为后期,其中初期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药物:丹参、赤芍、田七、当归、生地黄、红花、木通、甘草各10g;中期使用止痛汤加减治疗,药物:续断、骨碎补各15g,苏木、当归、赤芍各10g,陈皮、甘草、桃仁各6g;后期使用六味地黄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药物:骨碎补、续断各15g,山茱萸、菟丝子、怀山药、茯苓、熟地黄、白术各10g,甘草、枳壳、陈皮各5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3.1 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疗效;对患者治疗后的上肢功能障碍进行评分;统计患者的疼痛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明显疼痛或偶有疼痛,患侧握力与健侧相同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手部活动部位受限但基本功能正常,疼痛较轻但经常出现,患侧握力较健侧稍差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严重且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患侧关节功能障碍严重为无效。上肢功能障碍评分用腕关节自评量表完成,分值越高代表上肢功能障碍越严重。
3.2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3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障碍评分优于对照组,疼痛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80 80上肢功能障碍评分(分)12.16±2.96*19.08±3.27疼痛肿胀消退时间(d)5.33±1.68*8.22±2.15骨折愈合时间(周)7.95±1.24*9.68±1.84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骨折后上肢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上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病因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其中伸直型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腕关节受力时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和手掌着地;屈曲型骨折多为跌倒时手背着地致伤[2]。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临床症状以局部肿胀和压痛为主,并且腕关节的活动会明显受限。根据临床实践,中老年人因骨质疏松且骨脆性增加,其在低能量跌伤即可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不当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腕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下降等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受到的影响较大[3]。临床上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治疗是一种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但患者因骨折后心理压力通常较大而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容易导致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加重[4]。
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固定是一种保守治疗措施,其通过对骨折部位的手法复位处理,患者骨折复位后使用杉树皮制成的夹板对其骨折进行外固定,以此使患者的骨折能更好地愈合[5]。相对于传统石膏托固定,杉树皮夹板固定的应用能明显减轻固定物的重量,对患者骨折愈合有很大帮助,并且杉树皮透气良好、价格低廉[6]。同时结合对患者的中药分期治疗,有助提升骨折愈合速度[7]。本研究初期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方中以大量活血药为主组成,共奏活血化瘀之功;中期使用止痛汤加减治疗,以活血药配伍续筋接骨药(续断、骨碎补)起到活血续筋接骨功效;后期使用六味地黄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达到补益肝肾,调和脾胃,强筋健骨。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传统的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