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敏 陈洁娥 梁鉴文 陈文秀
1.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广东罗定 527200;2.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罗定5272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用以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术后患者存在认知及行为能力较差等问题[1],曾有研究报道表明,PCI 术后2 年内复发率超过30%[2],因此现阶段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对医疗疾病恢复的要求,采取适宜的药学模式以改善PCI 术后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尤为关键。近期我们采取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为主要模式的药学监护能够提高心肌梗死PCI术安全性[3]。本研究就药学监护在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的预后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收集我院2017 年1 ~12 月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PCI 术后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 例中男42 例,女18例,年龄45 ~75 岁,平均(63.3±7.0)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8 例,初中及高中30 例,大学12 例;收缩压(125.39±13.44)mm Hg,舒张压(81.29±8.24)mm Hg;合并症高血压25 例,糖尿病3 例,高胆固醇血症18 例,2 型糖尿病14 例。对照组60 例中男41 例,女19 例,年龄45 ~78 岁,平均(63.1±7.0)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7 例,初中及高中29 例,大学14 例;收缩压(124.99±13.40)mm Hg,舒张压(81.32±8.26)mm Hg;合并症高血压26 例,糖尿病4 例,高胆固醇血症17 例,2 型糖尿病13 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血压及合并症等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符合《2015 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予以PCI 术进行治疗者;能够正常沟通,知晓本研究方法及护理方案者;具有可靠的通讯方式如电话号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并与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合并意识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无法完成实验者;由于除心肌梗死外疾病进行PCI 术者;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者;合并心肝肾及脑血管等严重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完成实验者。
对照组患者PCI 术后常规护理[5],包括健康教育以及术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为告知入选者PCI手术后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意义及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出血、血栓等并发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药学监护[6],操作如下:(1)根据每位患者病情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药师登记药学监护相关信息,药学教育单发放给每位患者,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药物相关作用、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叮嘱患者不能擅自停药、换药。(2)术后住院期间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护,同时对患者体温、肝肾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定期予以术后检查以酌情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潜在或疑似不良反应症状并予以及时处理。服药期间禁止饮用咖啡、浓茶以及食用辛辣寒凉、肥腻、偏咸食物;护理人员查房时询问患者情况,以及时进行康复训练。(3)药物相互作用监护,由于诸多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对基础疾病治疗用药较多的患者,增强药物监护,观察药物产生的不同不良反应。(4)出院前予以用药指导,告知漏服后处理方案,确保患者本人能进行正确的自我监护,并让家属帮助患者监督服药情况。嘱咐患者坚持运动锻炼,适当增加体质量,使免疫力提高,注意饮食护理,多食用牛奶、鸡蛋、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摄入等。(5)出院后定期按时进行电话随访,每月邀患者回院检查,以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询问存在的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解答服药中存在的疑问,详细记录随访内容。两组均随访一年。
对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下列指标进行观察记录,采取焦虑以及抑郁自评量表[7]进行评分对患者干预前及随访一年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评价,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越高提示消极状态越严重;予以SF-36 生活质量[8]评价干预前及随访一年后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及精神健康等内容。将患者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三个标准。对患者基础知识、正确用药、生活方式以及运动锻炼等方面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价。对按时用药率及用药费用进行评价。
采用 SPSS23.0 进行统计学分析,焦虑、抑郁评价、SF-36 生活质量评分、用药费用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两组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干预后两组SF-36 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F-36 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3 两组患者按时用药率、依从性以及用药费用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予以药学监护后,患者按时用药率、依从性较高,用药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予以药学监护后,患者基础知识、正确用药、生活方式以及运动锻炼等疾病认知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 术,进行了血运重建,降低梗死心肌面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由于术后不能规范的坚持用药,仍可能存在新的梗死病灶和支架内的栓塞,且心肌梗死PCI 术后存在负性情绪,对术后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较大,尤其是院外患者需要面对终生行为矫正及长期服药问题[9],因此患者身心压力增加,此外由于疾病症状改善不佳、经济问题以及家庭问题等诸多问题,使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降低[10]。因此患者PCI 术后予以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案的依从性较为关键。采取正确合理用药,将医药资源浪费降低至最低,同时将传统重视药物的观念逐渐转变为重视药物治疗过程的新理念,这便是药学监护的意义所在[11-12]。药学监护自1987 年由Hepler 等[13]提出,是一种可塑性和实用价值较高的药学模式,促进临床药师进行临床合理用药,建立一种全新的药师与患者之间药学服务模式,逐步扩大药师的职业范畴,药师从调剂、供药逐渐走向临床,为更多的患者服务。随着当今PCI术后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往往不具备专业的医药知识,对本病的认知不足、药物药性不了解,因此开展药学监护显得尤为关键[14]。
本研究中选择120 例心肌梗死PCI 术后患者,其中针对试验组采取药学监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计划,告知其用药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基础知识,针对用药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监测,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使患者在药学监护下知晓正确用药的关键性;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发病率,在出院后1 年的随访中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观察,以进行药学监护。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较低,SF-36 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按时用药率、依从性较高,用药费用较低,基础知识、正确用药、生活方式以及运动锻炼等疾病认知程度较高,与董丽梅等[15]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综上,PCI 术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能提高患者用药常识,使依从性提高,预后用药习惯以及生活质量都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