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扬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从甲骨文算起,历经了四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的字体形态不断变化,书写风格不断创新。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书法艺术发展到这个时代,所承绪的艺术传统较以往各代都丰富,名家辈出,群星璀璨。郑州博物馆收藏书画近千幅,其中中国书法以明清时期为主,包括行、草、隶、篆各体。本文将通过对五件郑州博物馆藏清代书法精品的赏析,和读者一窥清代书法艺术的丰富面貌。这五件书法作品,由于书写者的个性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书法面貌亦不同,但是都通过字里行间的分间布白、笔画章法的变化,来追求点画的筋骨血肉,表达了每一位书写者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不断追求。
帖学书法在经历了宋、元、明三朝的长期发展之后,至清代初期虽然保持着盛而未衰的势头,但是此时以董其昌书法为代表的帖学书法,愈发地趋向秀雅风格,渐开糜弱书风,与篆、隶书的恢宏气象有着很大差异,一些书法家对隶书开始有了新的审视,而且将它作为取法的对象,给清代书法艺术带来无限生机。郑簠作为清代隶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是帖学全盛时期复兴汉碑之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明朝覆灭后,郑簠绝意功名,秉承父业,行医于民间,终生未仕。
《郑簠隶书五律中堂轴》,纸本,纵109、横55.7厘米,书法内容:“垂杨夹溪路,日暮枉骖騑。细雨干髦湿,闲门燕子归。烹葵邀醉浅,拔韭喻言微。何意桃花发,春风再款扉”。行书题款:“谷口农郑簠”。款后钤印两方,上为 “郑簠之印”白文方印,下为“谷口农”朱文方印。右上角朱文印“书带草堂”,左下角有白文收藏印一方。
郑簠早年曾学习过明末宋钰等人的隶书,后转学《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其得力于后者,在师法汉碑并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隶书风格。该作品整幅以中堂形式展现,整体结构布局饱满,点画粗细、顿挫富于变化,变汉隶之紧密为开拓,用笔沉着,通篇洒脱秀逸。正文采用隶书,题跋采用行草书,交相呼应。正文融草书于隶书中,在隶书笔法中融入颇具个性特色的轻重用笔,尤其是提按幅度更加明显,强调顿挫,笔压变化很强,沉着之中表现飞舞之态。郑簠的书法革新为隶书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并在清初形成了庞大的隶书流派,推进了清代碑学隶书的发展。
秦代以后篆书实用性每况愈下,直到唐代有所起色,后又日渐式微。清代中期,沉寂千年的篆书书体又出现了一个兴盛时期。《钱坫篆书轴》,纸本,纵91、横46.6厘米,共七行一百字,整行十五字,最后一行十字。诗文“魏武帝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鲍明远如铁鹰独出,奇娇无前;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韦苏州如园阁独茧,暗合青徽;孟浩然诗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钤印三枚,上为“钱坫私印”白文方印,中为“献之”朱文方印,下为“翠竹苍梧旧草堂”白文篆书方印。
清代中期,为躲避文字狱,文人将精力用于研究古文字、书写古文字,金石学全面复兴,出现了一批以篆书知名的书家,钱坫便是其中之一。钱坫(1744-1806),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又是著名篆书家。晚年右手偏枯,左手作篆,尤为精绝。尝刻一闲章曰:“斯、冰以后,直至小生。”
钱坫在李斯、李冰阳的基础上,尤得力于《城隍庙碑》,后因左手作书,难于宛转,遂将钟鼎文、石鼓文及秦汉铜器款识、汉碑各体掺杂其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带有拙朴特征的篆书新面貌。这件《钱坫篆书轴》是其传世篆书作品中的佳作。该作品书风古茂生动,苍劲沉着,结字对称,整体面貌匀称规整、典雅端庄;线条粗细一致,圆润劲挺,起笔收笔不露痕迹,且笔笔中锋;并且通过淡墨、枯笔等方式,把铁线、玉箸般的线条表现得灵活松动。另外该作品的诗文内容把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八位诗人(曹操、曹植、鲍照、谢灵运、陶渊明、王维、韦应物、孟浩然)的诗风作出了精练的概括,使诗文与书法完美地结合为一体。
清代乾嘉时期金石学的繁盛程度可以和两宋时期相提并论,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且涌现了一批大胆探索和创新的书法家。在这个众家鼎足的时期,陈鸿寿广学汉碑、博采众长,并以其趣味天成、标新立异的隶书面貌,从众多隶书名家中脱颖而出。陈鸿寿(1768-1822),“西泠八家”之一,浙江钱塘人,字仲遵,后更字颂,又字子恭,号翼庵、曼生、老曼、曼公、西湖画隐、种榆仙客、夹谷亭长、阿曼陀室主人等。其在书法、篆刻、诗文、绘画、壶艺等方面都是有所成就的全才,在书法领域中精通真、草、篆、隶、行各体,尤其擅长隶书。
《陈鸿寿隶书对联轴》,纸本,纵134、横31.5厘米。上联为“为文宜略识字”,下联为“读书能自得师”;上款“小芝二兄嘱”,下款“陈鸿寿”;钤二印,上为“曼生”朱文方印,下为“陈鸿寿印”白文方印。上联右侧偏下一印:“云间韩鉴藏书画印”,朱文篆书方印;下联左下角一印:“眉清欢喜”,朱文篆书方印;右下角钤一印:“轩齐□氏□□鉴藏”。
汉代以后,隶书被楷书所取代并走向衰落,直到清代才开始有了转机,随着金石学复兴及访碑风气的逐渐盛行,隶书再次引起书法创作者的重视。此联中的字形扁方形,又颇有变化,笔力劲键,其结构更是不拘一格,无呆板之感,呈现自然随意之态且富于个性。该联效法汉代摩崖石刻的率真自然、古朴厚重,左右超长伸展,行笔时几乎省略掉所有的起伏提按和波折,造就了非常干净利落的视觉效果。通观此联,无一篆书体势,整篇却洋溢着浓郁的篆意,形成篆、隶的自然契合,给人以浑朴苍劲之感。
图一清 郑 簠 隶书五律中堂轴
图二 清 钱坫 篆书轴
《何绍基行书四扇屏》,纸本,纵171.5、横43.2厘米,写“孔毅甫风味石砚铭:昔余得之凤凰山下龙焙之间,今君得之剑浦之上黯黮之滩,如乐之和,如金之金,如玉之有润,如光掩映美人面,恰舌之有泉,此其大凡也。为然为不然,然也。虽胡越同名,犹可不然。徒与此石溪而产,何异于九鹏而一鹯”。“丹石砚铭:彤池花含羞。涓涓清露紫渊,日出所浴,蒸为赤霓,以贯旸谷,是生斯珍,非石非玉。涓涓清露采芙蕖,憨百不知,折花偏因材制用,璧水环复,耕余中洲,蓺我玄粟,投种则获,不炊而熟”。行书题款两行:“荔仙仁兄雅嘱,弟何绍基”。钤“何绍基时。席佩兰題印”朱文方印,“子贞”白文方印。
清代中晚期政治开始受到西欧近代化的冲击,列强的侵略急剧加强,内忧外患日益加速,已经显示出末落帝国的景象,然而此时书法艺术却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候。金石学的兴起使得寻碑访碑的风气日盛,随着大量的古碑遗迹被发现,书者能够见识到更多的古代字体与书风,大大开扩了眼界,使在政治上受到压抑的思想于书法艺术上得以解放与张扬。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州居士,晚号蝯叟等,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一生历嘉、道、咸、同四朝,开创了碑帖兼习的书法风格。
行书由于线条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国书法演变史中成为最为活跃的书体之一。清代行书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碑学兴起后,行书往往从篆、隶魏碑中吸取营养,另辟蹊径,为行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发展余地。何绍基学习书法,幼承家学,以颜真卿书法为根基,50岁以后直至晚年有志于篆隶研究。何绍基以羊毫辟新途,用回腕取神效,作书求稳更求妙,形成了颜体骨架、篆隶笔法的何体行书。该作品以条屏形式展现,运笔方圆兼施,纯任腕出,点画粗细多变,顿挫跌宕,字与字疏密参差,连断自然,结体坚实严谨,率意圆润,字形大小变化,前后左右呼应,气势劲健含蓄。整幅作品不仅将颜书的深沉雄厚、《张黑女》结体的疏宕有机熔为一炉,更是将行书的柔弱秀媚与金石的雄浑刚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虽为书作,其意已不在书,只为抒发性情而已。
图三 清 陈鸿寿 隶书对联轴
图五清 康 有为行 书对联轴
清晚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条约,外国势力对中国的控制逐步深入。随着政治格局的改变,碑学在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个王朝的推广普及和完善发展后,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时的情形是举国上下学习魏碑书法蔚然成风,碑派已高居书法艺术的主流地位。康有为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然而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
《康有为行书对联轴》,纸本,纵144、横39.6厘米。上联“养色含律气”,下联“委怀在琴书”。上款“吉如仁兄”,下款“康有为”。钤印两方,上为“康有为印”白文方印,下为“维新百日出,止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周,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朱文方印。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夏,又字长素,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广东南海人,1898年领导“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国外。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提倡碑版,攻击帖学,对清末书风影响颇大。
图四 清 何绍基 行书四扇屏
此联是康有为赠与一位名叫吉如的朋友,也是其晚年对联中的佳作,充分反映了“康体”书法的典型面貌。此联章法上整齐划一,布局平稳,通篇为一体,给人一种均匀平衡之感。用笔上充分借用直线条和弧线条的对比来显现字形的张力,用墨上加入燥笔渴墨,造成飞白效果,可谓虚实相生,带燥方润,在墨色对比中给人以苍劲柔韧的审美感受。此联不仅具有浑厚、凝炼的魏碑的基本面目,同时又也具有流畅、活脱、精神飞动的行书特征。
优秀的对联作品既要有赏心悦目的书法,又要有文采灿然的联文,两者缺一不可。“养色含律气,委怀在琴书”,诗文的内容正是康有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康有为的文章天下称道,对联中的诗句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书法与诗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通过这幅行书五言对联,观者能充分感受到康有为夺人的气势、鲜明的时代风格,以及他个人强烈的艺术个性。这种风格和个性源于他的胸襟,他的胸襟又源于阅历和见识。中国历代许多书法家都采取回避现实、远离尘世的人生态度,对充满权变的政治更是避之犹恐不及,这些艺术家固然有清高雅洁的志趣,但在气势上和长期从事政治改革的康有为是不同的。康有为具备了学者与诗人的儒雅风范,又具备了政治家的胆魄,远渡重洋,游历海外,使他的眼界大大开阔于当时的传统文人,下笔自有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宏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