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摘 要 新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技术的发展愈发的强大健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及应用遍及各行各业,教育事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改革”。利用“互联网+”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更具有主观性、人化性,能动性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实际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以中学语文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互联网 分析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大计中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是汉语文化的承载体,发展好语文教育也是教师们的重任。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事业也深受其影响,它不仅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也激励着教育机制的创新与改革,本文就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
1语文教育的内涵
民族风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鲜明立场的一个特色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民族风貌,新的民族风貌孕育与新的群体价值取向,新的价值取向与全民的教育休戚相关。教育是培养孕育个人精神品格的最直接的方式,个人精神品格是构成全民精神风貌的基石,教育事业在民族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角色。语文作为与人们生活联系广泛且极具民族特色的学科,它与民族精神风貌的建设有着千絲万缕的联系,它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它肩负着母语教育的发展与繁荣,这正是当今时代为何要高度重视母语语文教育事业。
2“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分析
受教育对象是一群具有更鲜明性格特征的中学生,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相对明确的思维独立、较强的好奇心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处在科技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备受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功能的强大与完备性,也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理。面对相对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他们更乐意从网络上获取知识。鉴于此利用互联网,做到“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的死板与单一,意在达到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更深入地交流与探讨,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就如制作微课堂软件,在软件中设置每一课的预习项目,和课后复习、测试,主要就是采用摘取每一课中的重点知识制成每一课的预习、复习、测试项目;全息投影教学,突破单一的授课方法,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主观的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
3“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3.1了解教学现状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跟学的教学模式很大限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被动的灌输知识,对于处在思想独立意识较强。尚未有足够知识储备的中学生们来说,没有太多自我意识的体验,他们会产生对课堂的乏味,对老师所授知识的质疑。
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在传统课堂上老师过于全面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按部就班的照老师去学习,学生主体意识下降,会导致学生渐渐产生放弃自我学习的能力,缺失自我思考自我获取知识的行为。
3.2“互联网+教育”结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前,教师先在微课堂软件上制作出需要讲解的课程的预习项目内容,就是将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难点知识点以提问的方式体现在预习项目里,然后发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的、有目的性的学习。课后,教师再次在微课堂软件上发布本节课课后需要复习的学习项目,来巩固课上所学内容。一段时间的学习完毕后,教师还可以在微课堂软件上制作阶段性测试项目,用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微课堂的学习不具有强制性,在软件上可以自主分配时间,反复查看学习项目,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堂的使用使教学更具有人性化,学生不会因为出神发呆而错过老师提到的重点知识点;使学生更具有能动性,不再是老师带着去学习,而是学生主动的去课文中摸索学习。当然,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还是相对较差的,教师不仅要做好对微课堂的资料储备的完善,还要监督好学生的自学活动行为,防止学生滋生懒惰行为。
全息投影教学是推进教学面向丰富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全息投影可以将课堂知识以一种更生动地方式体现出来。该教学模式也称为寓教于乐,运用互动多媒体数字展示技术来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课堂生活,先进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格局,以生动的教学内容,丰富的交互操作,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讲解学科知识。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需要用意境来表现的情感,利用全息投影即可将意境以画面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实现切身体会。脱离书本,学习更具有主观性和动感体验使得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与互动。
4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和蓬勃活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教学思维能够与时俱进,为了改变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灌输知识的情况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教师应该不断地充实自我的知识储备,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和积极运用互联网资源,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从而不断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兰芳,于华贵.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学习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77-78.
[2] 张佩.“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初探[D].东华理工大学,2018.
[3] 高利华.互联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7(17):177-178.
[4] 张蓝尹.混合学习背景下的中学语文微课设计与使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