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芳
【摘 要】 解放前,摩梭人的家庭手工业既能满足母系家庭生产生活需要,又是茶马古道上畅销的民族特色商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摩梭传统的手工纺织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伴随而来的是现代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消逝。以旅游业为契机,摩梭手工纺织传承人阿七独支玛下决心恢复传统手工纺织并传承传统文化,但面对机械化的高速运转和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的时代,一个传统摩梭妇女是束手无策的,大学毕业的儿子所做的也许是手工传承后的蜕变,更是升华后的摩梭传统手工传承。
【关键词】 摩梭人 传统手工纺织 传承
一、解放后:祖母眼中消逝的麻布衣裳
解放前,泸沽湖交通不便,全靠来往于茶马古道的马帮运输,外来商品缺乏,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了生活的需要,摩梭人的家庭手工业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家庭手工业遍及摩梭古村落的每一户摩梭人家,家庭手工业主要是纺织麻布、毛布、缝制、酿酒、榨油、制作铁木农具、生活用具等。摩梭妇女从小学习织麻、纺麻、捻毛线、织麻布,纺毛线等。所用的麻是自己栽种、收割、泡制、渍、纺成麻线,然后织成麻布,用来缝衣服、裙子、裤子、腰带等。摩梭人的手工纺织品,除了满足自给外,还要将部分商品以物易物交换和出售,各种手工纺织品拿到茶马古道驿站永宁皮匠街,受到外来商客和马帮的喜爱。
这是故事的主人公阿七独支玛的母亲所生活的年代,穿的都是用麻线做成的衣服,但后来解放后国家不准再种摩梭人纺织衣物的原料——大麻,再加上受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影响,年轻一代的摩梭人越来越流行穿外地买來的T恤和牛仔等,在这种趋势下做摩梭传统服饰和编织的人也很少了,特别是在今天的摩梭人身上再也看不到以前古老摩梭人穿的麻制衣服。摩梭傳统服饰是摩梭人的特需商品,虽然现在也生产,但材料来自于国家允许生产的棉、毛、麻、丝和化纤等。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现代的摩梭服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化的元素,祖母眼中的麻布衣裳几乎已消失殆尽。
二、改革开放以来:母亲手中复活的传统手工纺织
198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泸沽湖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母系文化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学者,旅游业的发展使传统的摩梭母系社会发生了转型,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阿七独支玛与她守候的摩梭传统手工纺,正是以泸沽湖旅游业为契机逐渐恢复并发展起来的。
阿七独支玛的眼界和才能是摩梭古村落中为数不多的,她作为传统摩梭母系大家庭中的女性,手工技艺精湛。她缝制的麻布挎包、衣服和围巾等吸引了游客的眼球,因此阿七独支玛敏锐的捕捉着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生计之道。在外来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下,阿七独支玛开始了走上恢复传统文化、带领传统摩梭妇女发家致富的道路。从单打独斗的缝制一些游客喜欢的手工艺品,从中发现民族传统手工艺有其独特之处及其存在的价值,再到10人小规模组建“妇女合作社”,从中意识到存在赢利的空间,更加坚定了阿七独支玛带领传统摩梭妇女就业创业的决心。2003年,在摩梭研究会的支持下组织开办了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厂,2006年,在宁蒗县工商局正式办理登记手续,并于2008年以“阿七独支玛”命名注册商标,摩梭传统手工品牌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阿七独支玛以旅游业发展为契机,20世纪80年代恢复并发展即将面临消失的摩梭传统手工,借助丽江旅游业市场,开店铺、与各商铺合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摩梭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但正式旅游业浪潮中机械化的高仿、外地商人打着“纯手工”制作旗号等问题的存在,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沉重的打击。运用传统手工纺织机,一条披肩要经过双手来回2700多次的穿梭挑线,而一台现代性机械几分钟就能生产一条高仿的手工披肩。一个边远山区摩梭古村落的传统摩梭妇女,面对外地经商经验丰富的外地商人,高成本的传统手工披肩遇上低价的机械织品,面临市场上所遭遇的困境,阿七独支玛不得不求助于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来解燃眉之急以应对现代化的冲击。
三、新时代:儿子心中传统手工品牌的现代化之路
在面临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优质产品和驰名商标品牌以提升竞争力,以及一个民族和地区如何选择适宜的民族特色产业成为民族经济发展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阿七独支玛的儿子阿七尼玛次尔大学刚毕业,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承担起摩梭母系大家庭中舅舅的身份,回到摩梭古村落中帮助母亲传承摩梭传统文化,试图着力打造摩梭传统手工品牌。
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儿子很清楚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只有凝聚本民族的历史才能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为其他民族所难以超越,即使在发展中有其他民族效颦,也难以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只有凝聚本民族的文化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信誉。为了改变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品的市场困境,阿七尼玛次尔依据大学所学知识和外界的发展趋势,致力于传承传统摩梭文化,以着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精品竞争力为目标。首先,以摩梭古钥匙的形状设计了摩梭非遗手工编织的商标。古钥匙是摩梭母系大家庭祖母佩戴的,代表了母系社会女性的高度自觉。其次,以12个图案作为摩梭手工非遗传承图案并注册专有版权。这12个图案是古老摩梭对平日生活中的事务、建筑、宗教、大自然等的观察,所融会转化成的抽象图案,常编在早期摩梭人的传统服饰中,是流行至今仅剩的12个手工编织图案。因为摩梭人没有文字,人口极少,文化流失非常快,因此摩梭手工编织图案可说是传承摩梭文化的纸笔,也是摩梭人最早的一种艺术创作设计。从12个图案的设计,使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品实现了从普品到精品的打造过程。再加上设计独一无二的具有民族特色包装盒,请专业人士指导以提升纺织品质量,“阿七独支玛”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民族经济的发展还应在民族间经济交往中积极拓展族外市场,摩梭人口仅约5万人,如果摩梭家庭手工艺仅用于满足自身需要,市场必然狭小。只有作为商品,进入激烈的市场,尤其是积极开拓泸沽湖旅游业市场,才能拥有广阔的市场。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为了拓宽手工纺织品的销路,阿七尼玛次尔也在淘宝网开设了自己的网上店铺——“我爱摩梭 I Love Mosuo”,网上店铺的开设提高了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品的销售数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摩梭文化的作用。
四、小结:摩梭传统手工品牌“阿七独支玛”特点与价值
(一)主要特点
1.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摩梭妇女继承了传统手工技艺,在服饰、挎包上绣出形象生动、充满摩梭母系文化特色的图案。近年来,宁蒗县发展以泸沽湖旅游业为突破口,大力弘扬摩梭母系特色文化,以摩梭母系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文化成为宁蒗一张特色名片。
2.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宁蒗县加大对摩梭传统手工纺织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尤其是2011年2月,摩梭手工纺织被确定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民委、商务部与捐助100万美元的伽蓝集团携手合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以来,在摩梭传统手工纺织传承人阿七独支玛的带领下,共培训9000多人从事家庭手工纺织业,并涌现出了一批专业从事手工纺织加工、收售的能人,手工纺织产品进入泸沽湖、丽江古城等旅游景区和网上市场,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发展势头良好。
3.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摩梭传统手工纺织不断走向新市场,在县政府和摩梭研究会的支持下,摩梭传统手工纺织产品多次参加“纳人手作民艺展”和“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等展览活动,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品牌“阿七独支玛”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
(二)品牌价值
在摩梭古村落中摩梭母系大家庭中,传统手工纺织是摩梭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作为独具特色的摩梭文化特色产业,摩梭传统手工纺织业的发展既有利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也为解决摩梭家庭生计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促进了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创业和再就业,彰显了摩梭妇女在当代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宁蒗彝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3.
[2] 陈刚.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泸沽湖地区摩梭社会文化变迁[J].民族论坛,2012(22):31-39+47.
[3] 邓启耀.不离本土的自我传习与跨界传播———摩梭民族服饰工艺传承 “妇女合作社”考察[J].文化遗产,2017(6).
[4] 刘春、王永军. 手工艺村落与传统乡村文化的演变历程——以永宁乡瓦拉别村摩梭人手工艺为例. 中国民族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