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探讨

2019-09-12 07:32王娟
新课程·中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有效性

王娟

摘 要:青少年是最有朝气、最富活力的,也是将来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重要力量。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人格意识、自我意识等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一旦学不好道德与法治知识,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出现各种问题。对青少年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非常重要。针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开展探讨策略,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多向他们讲授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过于倾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相脱节,没有把此门学科的教育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处于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该科教师重新对教学模式的构建,积极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青春期的学生学好该课,才能促使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呢?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道德与法治知识偏抽象,对学生强行灌输会适得其反。教师要建立平等关系,营造自由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愿意向教师吐露心声。例如,“青春期的烦恼”一课,学生可匿名用纸条倾诉烦恼,课上随机抽选,选出几条与大家共同讨论。不难想象,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写出的这些烦恼具备共性,很容易引起共鸣,经过讨论,确定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然,教师的适时总结能进一步简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做进一步了解学生,而且教师还能通过扮演“知心天使”引导大家放下心中的疑虑、困惑,对逐渐摆脱青春期的烦恼帮助较大。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教学之目的,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性增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现阶段的思维及身心特点,尽可能地将一些枯燥、单一的问题转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促使授课目标的一一落实。例如,在讲“环境问题”知识点时,巧妙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环境遭到破坏的新闻报道。待观看完毕后,进行问题的设置,如,“为什么生态会遭到破坏呢?”“作为地球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有哪些行为是在破坏环境呢?”等,结合教材内容及相关资料,使学生深究这些问题。利用情景的创设,集中了学生的专注力,激发其参与兴趣,课堂教学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道德和法治课中丰富教学方式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不仅是授业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丰富教学方式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任何教学目标的建立都需要以生为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更高,才能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对于所学内容中的典型事件、人物等,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强化生生间的交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还有效培养了青少年的个人素质。

四、注重在生活中运用法治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自身利益被侵害,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于此点认识,道德与法治教育最终落脚点—体现在社会行为而不是口头甚至考试。让学生时刻树立法治意识,用法律思维服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当我们购买到伪劣、过期、以次充好等产品时,一定要及时向工商局、消费者协会反馈,通过法律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此外,我们在享受自身法律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去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实施法律教学活动意义不言而喻。

五、应用信息技术,提供实践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促使其道德素质的形成。例如,讲“诚实守信”内容时,先播放一个小视频:一商家为保障自己的经济收益,会用一些过期产品打促销活动,以打折的形式吸引顾客的注意,卖给顾客,实际上这种行为对消费者而言是欺诈性的。待视频播放完毕后,引导学生:“大家对商家的这一行为有什么看法?”“这位商家违背了什么?”借此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探讨中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明白诚实守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打下良好基础。

在初中阶段实施法律教育,对于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把教材中固定的、静止的文字内容转变成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能深刻地认识到其意义所在,并把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学以致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道德与法律的意义,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力量,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大文.关于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54-58.

[2]钟晓琳,朱小蔓.主流价值通达学生主体生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設计理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7(4):18-23.

[3]张长青.学科融合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176.

[4]虞晓波.新课改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5(1):135.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有效性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