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高校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在科技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技水平的国际竞争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了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的发展,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无形资产转化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借鉴国外高等学校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高校无形资产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7-0075-03
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既是研发创新能力的竞争,也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竞争。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其在无形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无形资产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一、 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的发展
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发表了著名的经济学论著《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思想,开始了“无形资产转化”理论研究的探索。
高等学校无形资产转化的思想基础源于“威斯康星思想”,它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于20世纪初提出,认为高等学校除了教学、科研外应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划时代的理念影响至今,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逐步成为现代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
成立于1951年的斯坦福工业园区是全世界第一个高等学校科技产业园,斯坦福大学的研发成果,通过斯坦福工业园的孕育迅速运用于生产,形成了从科研、投资到创业的生态体系。计算机及其产品的研发是斯坦福工业园的一大特色,其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明,惠普公司是其成功的案例,而著名的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基地硅谷也是从这里逐步发展起来的。
英国于1972年建立了第一个高校科技园——赫利奥·瓦特大学科技园,英国目前约有100 多个科技园,其中著名的有剑桥科学园、牛津科技园、 “苏格兰硅谷”等。这些高校科技园将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转移到产业界以创造新的财富,实现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此后,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以及加拿大等国家也陆续成立了自己的高等学校科技园区,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提供服务。高校科技产业园区的建立,业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和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成为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的国际趋势。
我国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起步较晚,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以及朱光亚的积极倡导下,开始启动我国的“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提高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能力。“863计划”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心,国家统筹部署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及产业化示范,旨在发挥高新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作用。
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将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高等学校无形资产转化,是指高等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 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其实质就是实现无形资产大规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 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现状分析
据统计,我国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占比接近67%,承担“863 计划”“973 项目”在全国占比超过30%,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全国占比近15%。1989年,东北工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校科学园,为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提供了新的经验。随后全国高校纷纷效仿,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有近100个高校科技园,其中较为成功的有北京大学的北大科技园、清华大学的清华科技园、南京大学的南大科技园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哈工大科技园等。高等学校通过建立科技园实现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自主转化。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蓬勃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校校办企业,其中东北大学科技园孵化的校办企业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其软件商品化率国内领先。其他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华中数控、南开戈德等,均是我国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的成功典范。目前高校科技园在孵企业超过7500家,高校科技园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然而我国高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不大、产业化转化后收益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对比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其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率和产业化率高达70%—80%,而我国高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率尚不足10%,甚至一些已申请的专利几乎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率的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一)高等学校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利于无形资产的產业化转
我国高等学校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唯论文、唯奖项,轻专利、轻效益,科研评价体系中将课题承担、论文发表、成果鉴定、论著出版作为考核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指标,其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评奖评先等切身利益,迫使高等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不惜代价争取课题、不择手段发表论文论著。存在为科研而科研的情况,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常常不具有先进性,甚至重复研究,造成大量科研经费的浪费。同时也存在一有研究成果就以论文发表或成果鉴定等形式公开,而不重视专利的申请保护,造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失。
(二)高等学校成果评价体系不合理阻碍无形资产的产业化转化
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的根本目的,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设想阶段、研发阶段、实用化阶段、商品化阶段,其中设想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发阶段包括小试和中试。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就可以产业化。如果没有二次开发,没有工艺开发、工程装备,一般不能认为是成熟的技术。即使产品已经在实验室里生产出来,并已达到一定的指标,也不能认为具备产业化条件。甚至利用科技成果的产品有个企业、有个工厂生产了,就简单认为已经产业化。所谓产业化转化,对科技成果开发的程度、产品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市场的容量都有一定的要求。无形资产产业化一般应在三个方面具有可行性,即科学上的可行性,技术、工艺、装备和工程研究开发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高等学校的成果评价体系,更加看重研究人员申请的科研项目经费到校金额、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申报专利的数量、获奖级别与数量等,使得研究人员在追逐科技成果的推陈出新上疲于奔命,形成的科技成果大多停留在基本原理及基础技术的设想阶段。
(三)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产业化转化实施效果较差
我国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转化率相当低,许多知识资产未能被“激活”。数据显示,自1998年至2002年5年间全国高校专利授权量8389项、专利实施量1910项,专利实施率仅23%,低于30%的全国平均水平。未实施转化的其余77%的高校专利,包括许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被“束之高阁”。一些以高等学校为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由于难以预期未来产业化前景而在专利授权两三年后停止缴纳专利费,实际上就等同于放弃了对专利的所有权。高等学校无形资产在向产品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也经常由于各种资源整合不当而导致半途而废。
三、 对策研究
高等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高等学校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既是高等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科技发展、国力提升的需要。
(一)加強学校配套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的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于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该法在加强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引导和激励科研机构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修订。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对鼓励高等学院及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等学校应顺应形势发展与社会需求,积极出台与无形资产转化相关的配套的制度规定,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推动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拓我国高校无形资产产业化模式
日本政府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以及支持政策。1998 年5月制定并颁布的《关于促进大学等的技术研究成果向民间事业者转让的法律》(以下简称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其目的就是通过加速、促进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向民间企业转让,从而提高大学活力,促进产学结合,促进大学的科技成果更有效率的转化投入市场,为日本经济复苏注入活力。该法于2013 年12月再次修订。
我国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产业化转化,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开拓产业化模式,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 通过技术市场交易转让研发成果。
2. 列入国家、地方的有关科技成果推广、产业化的各类计划。
3.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列入国家重大工程。
4. 创建大学科技园。
5. 创建高校科技产业基地。
6. 高校与地区或企业联合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7. 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8. 创办上市公司。
(三)探索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激发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以及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我国在这方面尚属探索阶段,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大学技术转化以及知识产权经营主要采用斯坦福大学首创的OTL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校内设立知识产权经营专门机构——技术许可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受理教师、学生的专利申请,并对这些专利的商业价值进行评估,对于商业前景良好、市场需求较大的发明申请专利。每项发明一经披露,OTL便安排专门的技术经理负责,包括征集可能会对该项发明感兴趣的公司、筛选出最具优势的公司进行授权协议谈判、收取专利许可收入以及对收入进行分配。
OTL在成立时由学校投入一笔启动资金,此后其运营费用均自收自支,收入来源于其从知识产权经营收入中收取的15%的管理费。而知识产权经营收入中的其余85%,则在发明人、院系、学校之间均分。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使得专利发明的相关利益主体均能获取相对合理的经济利益,大大激发了教师、学生的研发潜力以及提交发明专利申请的积极性,既有力地支持了高校的教育科研,同时OTL也拥有更多的技术许可储备。
我国高等学校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知识产权转化与经营的OTL模式,从研发成果转让或无形资产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无形资产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支持补贴专利申请和无形资产保护方面的有关费用。提取一定比例的专项奖励基金,对完成专利申请、成果转让、小规模生产以及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的研发人员给予奖励,以激发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以及专利申请和实施的热情。同时,通过无形资产的产业化和效益化,为高等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提供资金补充,通过成功的无形资产产业化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为无形资产的更大规模产业化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加强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服务
国外大学内部大都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以服务学校教师、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如上文提到的美国高校的技术许可办公室、日本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芬兰的高校一般都设有技术服务部,目的是将学校的研发成果向社会推广,转化为生产力。德国技术学院大多也设有类似的机构。这些机构在为学校教师、学生的研发成果寻找市场的同时, 也将企业的需求、产业化的经营动态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在研发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建立类似的相对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服务于无形资产产业化转化。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研究过程中,积极加强与市场的紧密结合,特别是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大大缩短其转化时间。在研究成功后,要及时寻找合适的企业将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密切关注市场反应状况,分析其转化结果是否与市场适应,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五)建立无形资产产业化的绩效评价机制
绩效评价是管理学中日趋成熟的重要工具,我国高校对无形资产产业化与收益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则鲜有涉及。建立科学的高校无形资产产业化与收益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对高校无形资产产业化的成果和效益进行量化评价,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水平,促进无形资产产业化发展,科技兴国创新强国。
参考文献:
[1]秦蒙.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天津科技,2014(8).
[2]戴志明,李名家.斯坦福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运行路径分析与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3]雷杨,陈梦.西方高校知识产权经营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4]陈兰杰.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3).
[5]曾岚,范莉,朱丽洁.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界定与保护[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11).
作者简介:
曾岚, 女, 江苏南京人, 高级会计师,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