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5年以来,国家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以引导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带动新经济的发展。四年来,各地都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套成熟的经验。2018年6月9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的智能制造的“吴江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推广。
关键词:制造强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7-0035-02
《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发布,苏州位列“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全球50强榜单第八,吴江以苏州智能制造产业主要承载区的身份出现于榜单。吴江区从2015年开始实施“智能工业在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但成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的领军者,而且形成了智能制造的“吴江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一、 智能制造是化解高质量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但诸多制约工业发展的因素也随之显现,吴江区四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智能制造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些制约因素。
(一)可以有效化解商务成本的制约因素
据有关资料显示,苏南发达地区的商务成本已经接近美国水平,而商务成本是直接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外向度高是苏州经济的特点,也是如何促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外商投资企业属于“候鸟”经济,总是要向商务成本低的地区流动,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智能制造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在最大程度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扩大生产。
(二)可以有效化解资源要素的制约因素
长三角一体化提升为国家发展层面,绿色可持续发展是规划的主题。制约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因素有:区域水资源保护的责任重大;长三角工业经济发达,但传统产业比重高,大气污染和固废处理问题,需要彻底地解决;土地资源问题不容忽视,以吴江区为例,土地开发强度已经接近30%的上限。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推进智能制造,可以有效地解决水、地、气等资源要素的制约问题。
(三)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的有效手段
传统产业确实存在许多积累性问题,比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产方式落后和效能低下等。但传统产业又是民生产业、就业产业,如纺织、服装、印染、木制品、纸制品、食品等。更有一部分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如电镀、铸造、注塑等。因此,探索推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可以有效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使传统产业一方面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凤凰涅槃式的发展。
二、 吴江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经验
2015年4月28日,吴江区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所以业内人士总结吴江区贯彻落实智能工业行动计划的经验时,不约而同地将之归纳为“先知先觉、先行先试”。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吴江不但成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的领军者,而且打造出智能制造的“吴江模式”。
(一)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统一认识,同频共振
为了全面推进智能工业的发展,2015年5月18日,吴江区成立了智能工业推进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并把办公地点设在区政府办公室,以加强推进和协调力量。主要工作如下:制定《吳江区智能工业发展三年滚动实施计划目标责任(2015—2017年)》,确定22个指标体系,并把全部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区(镇);每年召开一次智能工业推进大会、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大会、智能制造沙龙、智能制造主题培训等活动;每月出版《智能工业在行动》专刊,加大发展智能工业的宣传力度,充分统一思想,促进政企同频共振。实践证明,地方党委政府的决心越大,企业发展的动力就越足,智能制造推进的成果就越好。
(二)推进智能制造的手段:结合实际,突出重点
2015年伊始,吴江区在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的大力指导下,确定将发展智能工业作为结合地方工业经济特点的发展方向,并且把智能工业分解到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商等六个关键环节,引导和鼓励企业从环节入手,稳步推进。特别是广大的中小企业,资本和技术支撑有限,但可以根据实际,从环节入手,分步推进。实践证明,这六个环节虽然没有《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面规范,但对企业而言,更加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企业边学习、边实施、边改进、边提升。
(三)推进智能制造的途径:典型引路,点面结合
2015年起,吴江区实施了智能工业“155”计划,从六个环节入手,培育了105家智能工业示范企业和502家试点企业,带动了5000多家企业参与智能工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应用、绿色集成、工业强基、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等项目,抢占了智能制造的先发优势。在这个基础上,2018年吴江区制定了智能工业标杆计划,培育了一批智能工业标杆企业、智能制造标杆车间和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着手发展行业性智能制造标杆,大力营造“学标杆、赶标杆、做标杆”的良好发展氛围。实践证明,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对企业更有推进作用。
(四)推进智能制造的保障:政策为辅,市场为主
四年多来,吴江区发展智能工业之所以能取得丰厚的成果,不仅依靠政策的大力扶持,还依靠企业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吴江区全面梳理了政策体系,把相关部门的政策全部聚焦到智能工业发展的六个环节,改“大力漫灌”为“精准滴灌”,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工业的投资力度,减少低效粗放型投资。另一方面,吴江区建立了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全部工业企业实行A(优先发展)、B(扶持发展)、D(提升发展)和C(限制发展)分类,并制定了差别化资源价格政策,用市场的手段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实践证明,供给侧改革需要科学规划,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三、 吴江发展智能工业的实践思考
吴江区发展智能工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果,也是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的第一步。
(一)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实现工业经济高质发展
2018年,吴江区组织了1000多家规模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评测。从测评的数据来看,吴江区虽然是江苏省智能制造的示范区,但还没有达到相关标准。根据专家预测,一个地区的工业水平每提高0.1个点,至少需要企业投资300万元。因此,对于吴江1.8万家工业企业而言,还需要长期努力,不懈投资。
(二)搭建智能制造云测平台,为发展智能制造提供参考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测评标准和平台。因此,亟须国家及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出台智能制造水平测评标准,建设在线云测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不但可以随时对照标准进行测评,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对标先进企业,找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投资方案;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各地、各行业的测评推进情况,为今后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加大智能制造服務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撑
从对吴江1000多家规模企业的问卷调查来看,2019—2021年,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热情仍然较高,但企业同时表示,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制约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下一阶段,国家及地方不仅要持续加强对企业智能制造的引导和扶持,更要关注智能制造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软件服务商、设备供应商和方案解决商等新经济,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促进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之,智能制造永远在路上,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探索推进。
参考文献:
[1]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R].2019.
[2]李坤晓.我国一线城市商务成本调控中的政府责任分析[D].上海:东华大学,2018.
[3]李玉梅.东亚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候鸟经济”现象与我国沿海产业转移因应策略[J].国际贸易,2015(11).
[4]赵亚莉,刘友兆,龙开胜.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
[5]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上海交通大学,吴江区政府. 智能制造的吴江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杂志,2018(5).
[6]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Z].2018.
作者简介:
包春娟,女,苏州吴江太湖新城经济发展局,研究方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及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