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应用的课例研究

2019-09-12 07:21李虹
新课程·小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鞋匠参议员林肯

李虹

一、研究背景

2017年至今,我一直在小学高年级做关于“校园欺凌”危机干预的系列课程。在课程推进中发现,仅仅靠我一人之力,靠一个或几个系列课程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如果能推动语文教师力所能及地把心理技术渗透在语文或班级管理中,将极大地弥补学校心理教师人数不足的现状,开创心理养育与学科有机融合的局面。全面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生命质量,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二、课文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1《鞋匠的儿子》

三、《鞋匠的儿子》课例说明

教学主张:“心”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心”力量

内涵解释:把心理技术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构建富有心理能量的语文课堂,在学科渗透和整合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具体观点和内容:以语文课例为载体,以心理技术渗透为手段,以课中课为表现形式,实现由面到点的有机融合,呈现大课堂与微课堂的交相辉映。面即大课堂,指基本心理技术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全方位渗透;点即微课堂,指一个教材片段、一段特殊学情与一种心理技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个个心·语微课。

本课例包含的微课:本课例包含以下四节微课:《“等”的智慧》《宽容的力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角色体验话林肯》。

微课在教学研讨中的优势: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完整的,如果研讨中只需要某个教学片段,四节微课又分别是各自独立的整体。

微课所包含的理念:

下面针对课例中的四节微课分别从教材片段、特殊学情与心理技术的有机融合三个方面来对设计理念进行说明:

1.“等”的智慧

本微课依据的教材片段: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二句开头“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的“等”字。林肯面对一个参议员的傲慢羞辱和所有参议员的肆意嘲笑,没有失去理性大发雷霆,而是“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才开始演讲。

本微课依据的心理学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协调。

本微课依据的特殊学情:五、六年级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或青春前期,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身心发展极不平衡,处于情绪易激怒期,常常因为话不投机而情绪激动与同学、老师、家长发生冲突。

在教学设计中用三个问题把该微课巧妙地连接起来:“由一个参议员的傲慢羞辱到所有参议员的肆意嘲笑,假如你是林肯,会怎么做?”“林肯是怎么做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假如让你再一次扮演林肯你会怎么做?”教师通过尊重、共情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通过角色扮演使孩子卸下防御,表现出面对羞辱时真实的自己(本我),再引导学生体会林肯“等”的智慧(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协调),最后让学生再一次扮演林肯,实现由本我到超我的转换(超我)。

2.“宽容”的力量

本微课依据的教材片段: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林肯回应参议员羞辱的话“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總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样好。”

本微课依据的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中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A.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B.解释为羞辱则生气、怨恨。C.激化矛盾。B解释为忠告则。C心存感激,鞭策自己,完善自我。而林肯真诚的感激又转化为宽容的力量感化了傲慢的参议员,不但赢得了参议员的尊重和认可,而且实现了化敌为友的神奇效果。

本微课依据的特殊学情:青春期或青春前期的孩子虽然进入性心理萌芽期,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但毕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大多不适应行为背后都有不良的认知模式,引导他们改变不合理认知就会促进他们发展出更灵活的适应性行为。

本微课紧紧抓住“忠告”一词体会林肯的宽容。用“明明是羞辱为什么林肯把它说成是忠告?”激发孩子由质疑而引起思维的碰撞。用“牢牢记住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这个身份对林肯意味着什么?”推动孩子向课文纵深处探索,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通过一步步深入体会理解忠告的三层含义:警示自己不要翻身忘本-把自己等同于上流社会优越的人,变得傲慢而虚伪;要永葆鞋匠的本色——做一个低调朴实,服务于民的总统;要牢记总统的职责——推翻等级制度,开创自由、民主、平等的新时代。

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从看似消极的羞辱中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积极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这种思维方式并迁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一个有心理能量的孩子。

3.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本微课依据的教材片段:第三自然段林肯从容回应参议员羞辱的其中一句话“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本微课依据的心理学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回答“我是谁?”如果能圆满回答这一问题,他们就形成了同一性的感觉,他们接受并欣赏自己。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相反,他们会陷入角色混乱中。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精神问题,甚至社会问题。

本微课依据的特殊学情:大部分孩子年龄在12~13岁之间,处于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寻求同一性的过程,他们努力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寻找自己、确认自己。如果没有形成稳定的同一性,会妨碍以后人格的发展。

本微课紧紧抓住对话:“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以多种形式,反复练读,体会林肯对自己“鞋匠的儿子”这个身份的高度认同,通过引申使学生感受这种对自我身份的高度认同的意义。

4.角色体验话林肯

猜你喜欢
鞋匠参议员林肯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小巫见大巫
安静从容 林肯MKX
33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
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