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西藏的旅途中碰见那对母女的。
车上的几个人聊起之前去过的地方,那位妈妈开了口:“我们去过的地方太多了,一张中国地图展开,没去过的也就三四个省份了。”由于好奇,我看了一眼她的女儿,虽然个子很高,但脸上充满稚气,应该还没上初中。
“那一定是你特别爱旅游,你家闺女可真幸福。”
“那你还真猜错了,我家丫头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天放学回来跟我和她爸说,别的小朋友都出去旅游,她也要去。从那以后,每年寒暑假她定地方我做攻略,放了假就说走就走半个月。”
信守承诺还坚持了这么多年的父母,我真是第一次见到,于是剩下的旅途里我格外留意她们。
在珠峰大本营里吃完火锅,那个妹妹蹭到我身边问我:“姐姐,凌晨2点你会起来看星星吗?”我点了点头,她继续说,“我妈妈太累了不想起,那等2点的时候可以把我也叫起来吗?”她正好睡在我旁边,顺带手的事儿我便答应了。
闹钟响的时候,我艰难地睁开眼,帐篷外的风在头顶呼呼地狂响,一离开被子整个人都打哆嗦,我拍拍小女孩儿的脸,喊她起床。
“外面太冷了,你要不别去了,继续睡吧?”她妈妈问了一句。
“不行,我都答应姐姐了,这是我们的承诺。”她立马套上羽绒服,跳下床。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突然想起社会学家林·扎克的一段话——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可是當孩子眼中最信任的人言而无信时,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整个世界的信任,没有安全感。
或许她妈妈觉得是女儿自制力强,而我却觉得,恰恰是她信守承诺坚持多年带女儿旅行,才无形中培养了孩子重承诺的习惯。
等一车人混熟以后,我们才知道妹妹是小提琴高手,出来旅行还背着琴,每天晚上回宾馆都要练半个小时。有个阿姨打趣她:“尧尧,今晚吃完饭你给大家拉一曲吧!”
“不要不要,我不好意思的。”
她妈妈接过话来:“看来她真不好意思,要不算了吧。”新的话题一出来,这事就过去了。
晚上躺在床上,朋友跟我说:“尧尧和她妈真好,两个人就跟朋友一样。再看看我妈,总是强迫我干不情愿的事,今天拉小提琴这事要是发生在我跟我妈身上,她一准儿说,给大家拉一首怎么了,看你那么多理由!”话题过度真实,我们控诉了半宿自己的父母。
有些爱确实是盲目的,很多时候父母会仗着自己的身份,为了自己的面子,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做事,但“我”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属于自己的人生。
或许你想问:在这么舒适的环境中长大,尧尧的成绩一定不好吧?在旅途的第四天,她妈妈接到了省重点中学的电话,通知她女儿已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