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方面发展都在进步,例如文化、经济、教育等,然而教育所涵盖的多方面的发展并不同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家对教育明显重视,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尤其是小学品德的教学,它与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培养息息相关,好的品德培养对社会未来人文素养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本文从生活情境出发,探索了生活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品德;社会教学;实践探索
在小学的所有科目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相较于语数外这三门学科来说,无疑是不受重视的,但品德这门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小学阶段,小学品德这门课程是关键性学科。
一、 当前小学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形式化
传统的品德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将所学思想道德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据调查,小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大有存在,迟到之后也不向老师阐明原因,而是由家长帮忙解释,学生则是直接走进教室。在教室内,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也不能完全融入课堂,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由两种原因组成:一是小学生自控力本身就比较差;二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新课改模式下,我们必须改革创新,为小学品德课堂增添新活力。
(二) 品德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
在新课改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会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因此品德教学必须以多元化的生活为背景去联系小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但目前的品德教学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學为主,品德教师教学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大部分学生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全面地应用到生活中,课堂与生活缺乏联系。
(三) 学校的品德活动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学生的品德行为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核心要素,它是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水平的具体反映,学校对品德教学也必须重视起来。部分学校也会为了学生的一言一行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但这种品德教育活动总是差强人意。因为学校开展的品德教育活动的方案存在一些问题或是学生自身的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品德教育活动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许多中小学生仅仅局限于参加活动这份热情,而并没有意识到活动所要传达的宗旨。
二、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的重要性
小学开设品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更高层次价值的认识,针对小学生现有的价值理念进行全方位指导。近年来,在新课改的环境背景下,传统的品德教育模式已经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所以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将趣味性生活情境融入小学品德的教学中,可以增添整个课堂的实用性,优化课程的流程,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的知识来源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品德教学中,势必可以增强小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品德教学效果。
三、 小学品德教学实践探索
(一) 创建灵活性的课堂氛围
小学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课程,而与之相对应的课堂氛围,也应该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在日常的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手为学生创建更加开放的课堂氛围,通过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模仿社会中的各式各样角色,通过故事的不断发展,来教育学生正确的做法。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应用,在生活情境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品德知识。
(二) 从实际生活来进行学生的品德教学
小学开设品德教学这一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这正确三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小学阶段的品德教学只是他们正确三观的一个启蒙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的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将生活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通过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好奇感的同时,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评价,这样小学生就会切身体会到品德教学的宗旨。
(三) 提高品德教学课堂的质量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与单一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品德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灵活性、开放性以及生活性的课程,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品德教学的课堂质量,所以通过创建有趣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的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品德的社会教学实践探索中去,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再结合生活情境的情况下,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尝试运用自主探究来协助小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价值认识,在未来的品德实践教学中,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衷志辉.基于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6(8):50.
[2]朱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6):101.
[3]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2012(9):231.
作者简介:
常晓东,山东省胶州市,胶州市胶西镇杜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