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解读教材是关键。教师要想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必须认真有效地解读教材,才能很好地践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有效解读小学数学教材的方法,即:把握逻辑关系,追踪真实背景;理解编者意图,采取有效策略;弄懂插图信息,提升教学价值;延伸教材内容,促进个性发展。
关键词:教材;解读;分数
一、 把握逻辑关系,追踪真实背景
王敏勤教授曾说过:“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教师只有依据课程标准对小学教材进行认真系统研读,处理好整体知识与局部知识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教学分成不同年级,否则教师就容易犯浅层次解读的病症,忽视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衔接,对学生知识系统性的培养存在一定影响。因此通览教材是把握知识体系整体脉络的首要前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将分数知识的教学内容分布在不同年段,三下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紧接着到五上分数的再认识、比大小、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五下有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等内容,而分数除法(一) 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和倒数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师只有在深刻领会教材编排结构,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出较优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作铺垫。本课教学设计就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复习倒数、分数乘法及分数四则运算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感知“分数除以整数”知识是分数乘除法运算中的一种类型,同时暗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时,可以借鉴分数乘法中的一些学习经验、知识进行探究,追踪知识的真实背景,唤醒学生的旧知,为接下来理解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本质联系奠定基础。
二、 理解编者意图,采取有效策略
教材中的每个情境、问题、练习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筛细选保存下来的,它着眼于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除了要解读课标,我觉得与教材进行对话即理解编者意图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不同身份去深入理解编者意图,教师对教学的处理越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事半功倍。
在处理分数除法(一)这一课的情境问题时,我不断地与教材进行对话:“为什么教材按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编排,学生的学习路径是否可以直接从‘一般开始呢?为什么北师大版用47÷2这个例子,而人教版却用45÷2呢?它意图何在?为什么要先特殊后一般来编排呢?”起初,我是直接对47÷3进行算理教学,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反应是不知所措,完全“超出”我的预设路径。这与我对编者的意图和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到位导致的,于是我再次试着走进编者和学生的世界,一次次的反问与思考,我明白了编者的意图。对于这节课的编排是在遵循学生认知和情感规律的基础上,编者意识到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研究“一般”案例会让部分学生望而却步,而“特殊”案例不但降低学生的学习高度,而且为接下来的“一般”案例教学做好前期的铺垫,编者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要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方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弄懂插图信息,提升教学价值
北师大版教科书设置了四个主要人物。淘气和笑笑充当学生角色,演绎着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进行思考、一起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智慧。智慧老人则是为学生提供方法、思路等的指导、一些重要结论的总结提升或是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新问题。机灵狗更多是起到渲染学习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细节信息,特别是要搞清楚每个插图或是插图旁的标注文字、提示语等内容在新知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般情况下,教材中的插图旁的提示信息主要有概念的揭示、方法的提示、结论的归纳等三个作用。當读到这些提示信息时,老师们要弄清楚以下问题:它是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应该如何运用?需要作何提升吗?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插图和提示信息所蕴含的教学资源,才能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以及提前预知学生认知的困难点,最大化地实现它们的教学价值。
如“你还有别的方法吗?”“可以借助分数的意义来解释……”“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些提示信息有的是结论的总结,有的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进行方法的提示,还有的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力求算法多样化……而分数除法(一)这一课的插图旁的提示信息:“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相当于求47的13”,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点拨提示,学生在这些提示信息的指引下,数形结合进行分析、理解算理,学习的效率倍速提升,教师亦能很好地把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
四、 延伸教材内容,促进个性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具有普适性特征,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个体,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要立足生本教育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积极创设符合本班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素材,最大化地发挥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例如,在学生已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后,这时教师可以对法则的应用领域扩大到整数领域。教师通过提问:“整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可以等于整数乘这个整数(不为0)的倒数吗?试着举例验证。”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发现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整数除以整数。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是不是任何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都可以等于乘这个整数(不为0)的倒数?你能用字母加以表示吗?”通过不断地延伸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任意数除以整数(不为0)都可以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学生的知识层面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教材解读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教师要读懂教材,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对教材加以改造,不断补充和丰富教材资源,进而设计出更符合学生个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因“教材的有效解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陈珠海,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