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东,潘 荣,陈思宇,刘青春,王 军,傅桂涛
(1.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311300;2.浙江省竹资源与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浙江 杭州311300)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小众化进入全民大众化教育时代,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选择,高等教育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高等教育进入了日益加剧的竞争中[1]。对于区域性,行业性高校的本科专业而言,只有找准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化专业,才能有竞争优势[2]。
工业设计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经过多年的孕育和演进后,从2006年起连续3次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工业设计被认为是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力量[3-4]。工业设计要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大有作为,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大体经历了萌芽期、雏形期、成型期、定型期和强化期后,已进入转型期[5],各高校都在积极思考本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路径。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成立于1999年,2000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两个班,为校重点建设专业。自专业设置以来,一直跟随与模仿国内部分优势高校的办学模式,往往是这次学一个高校,下次学另一个高校,结果是设置了很多不同方向的课程,形成了面大而全的教学体系,蜻蜓点水,什么都学一下,重点不突出,特点不明显,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与优势高校相比,综合实力不足,又无法展开差异化的竞争。
“十二五”期间,所在学院以“控数量、调结构、强特色、提水平”作为为本科专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我们开始反思专业办学思路,多方调研与论证,深入挖掘专业的特色内涵,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专业的特色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见图1)。
图1 工业设计竹木特色建设探索Fig.1 Construction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 Bamboo and Wood Industrial Design Major
“十二五”伊始,专业团队就联系省内外高校进行考察学习,如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学习其他高校专业建设的优秀经验,交流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通过走访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发现,大部分学校都依托优势技术、行业趋势、区域资源等方面发展工业设计专业特色,如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依托计算机学院的科研与技术优势偏重于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温州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依托当地的皮革皮鞋产业将鞋靴设计作为重点特色方向;而与我校同类型的南京林业大学偏重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中南林业大学在家具产品系统设计上更具特点;这与他们本身在家具行业的学科优势有关。基于对外走访和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出特色化发展是大趋势,提出了“对接产业、准确定位、厚实基础、强化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在基本理念定下来后,前后举行了3次专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了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国家林业局和草原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等与我校有紧密联系的专家学者为专业的特色发展诊断把脉。在综合考察学校特点和区域产业情况,以及与其他高校的差异化竞争,明确了专业的定位:以掌握工业设计理论、知识、技能为基础,依托学校建设的林业工程、林学、设计学等学科的高水平平台,立足浙江竹木产业,辐射长三角的特色化办学方向,为区域产业输送具有特色鲜明的竹木产品创新性、应用型高级设计、策划、管理与研究的工业设计人才,体现农林高校办学特色,在竹木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形成显著优势。以竹木作为专业的特色方向主要有2个原因:(1)我校为浙江省唯一一所农林高校,拥有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竹资源与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省级以上产学研平台,在竹木材料的研发、测试、加工、产业化等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为本专业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材料方面的技术前沿保障,这为专业对接区域经济、深入产业提供了现实条件。(2)强重比大、质量轻、可持续利用的竹木材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原材料[6],而浙江省竹木行业的生产与制造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拥有数千家相关企业,形成了江山木门,云和木质玩具,安吉、奉化、龙泉和庆元竹制产品,杭州、宁波橱柜,义乌小商品等一批竹木产业集群,对竹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策划等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为专业的竹木产品设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特色化发展提供外部产业保障。
明确专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后,以浙江省竹木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尝试将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市场推广有机结合。将产业对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专业素质的要求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将企业生产的情况、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新成果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合理安排。自2013年开始我们围绕特色建设展开了持续探索,包括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平台、教学资源和师资团队,努力打造竹木产业为导向的工业设计专业特色(见图1)。
图2 课程体系Fig.2 Course system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载体,直接关系培养方向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为达到专业特色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标与要求,修改优化了课程培养体系,去掉了一些不适宜的课程,增加了一些新课程,特别是特色方向课程。构建了厚专业能力、强特色方向课程体系(图2)。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必修、同时选修、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特色方向、专业拓展、毕业设计等模块。通识必修课程为学校规定需要学习的课程范围,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通识选修课学生可在任意学期自主选修在公选平台上开设的课程,主要用于拓展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科基础课注重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设置了设计素描、设计构成、摄影基础、设计色彩等,为保证学生专业学习的连续性,课程与专业方向一致性,大部分课程都为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史学理论与设计表现基础,安排了工业设计史、设计表达1、设计图学、工业设计工程基础、造型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中的部分课题就开始融入竹木类产品的训练。专业核心必修是基础课程的进一步拓展与高阶运用,重点培养学生从设计原点到设计完成的全过程能力,注重综合设计能力的形成,设置了产品设计系列、模型制作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里写等课程,全面锻炼学生设计策划、调研、创意、表达、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上述系列课程的顺利开设为特色方向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色方向课程是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集中呈现,设置了玩具设计、竹产品专题设计、木制品专题设计等课程,不断增强学生对主流竹木产品材料、结构、工艺的认知与创意,凸显特色办学宗旨。在当今社会,只是将产品设计出来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设计传播产品,因此,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围绕如何包装产品和优化产品视觉信息设置了产品包装设计和VI设计,如何进行对外推广的产品网络推广设计等。2016年开始毕业设计主题也都是围绕竹木专业,每个老师带的毕业生中都要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围绕竹木特色展开毕业课题。如2018届毕业设计及展览主题:“融·和”,鼓励设计中以竹、木、藤、秸秆等生物质材料运用为主,可以从商业、用户、科技等角度展开设计的思考,也可以从材料、工艺、结构、形态、色彩、功能、技术等要素进行设计的整合,也可以从人与环境,人与空间、物与行为、空间与行为的关系展开思考,以缔造人、物、空间等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自然、文化、社会等之间的和谐发展。
课程体系建设是特色化办学的基础,经过持续多年的不断优化调试,专业的课程链逐步清晰,特色化办学得到逐渐强化。
遵循校内与校外、课堂与平台相结合的原则,以省级和国家级研究平台为技术支持和资源整合渠道,对实践教学进行总体设计与组织管理,大力提升办学环境,探索建设符合特色发展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如图3所示)。
实验室建设方面,除了加强人机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5个基础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购置了整套德国费斯托木工设备,筹建了集专业实验教学、作品展示、材料认知的竹木特色工业设计综合实验平台。充分发挥实验室服务效能,强化专业竹木教学实验特色,完善从设计作品到产品的实验教学模式。
引进竹木企业在校内共建了圣奥产品研发中心、欧派门业研发中心等校企研发中心,学生可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在教师和企业工程的指导下直接跟进项目发布到产品投产推向市场的全过程。设立了竹木与家居生活、竹木与办公学习、竹木与文创娱乐3个创新工作室,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和教师科研项目。每个研发中心和创新工作室各有侧重,鼓励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申请加入相应的专业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兴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研究和学科竞赛结合,更加生动活泼地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校企研发中心和创新工作室的有序运作为专业特色化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生已为企业成功开发了数10项产品,为相关企业创造了非常可观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生获省级以上设计竞赛奖项上百项,参与创新训练项目30余项目,其中省级以上10项,专利授权100多项。
此外,专业还紧密联系区域产业,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的校地合作,在千年舟集团、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每年都会带学生去相关的企业参观与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材料运用情况和工艺流程,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指导,将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新成果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以产业促进专业教学,较好地支撑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图3 实践平台Fig.3 Practice platform
为促进特色专业建设进行,高度重视现有专任教师的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图4)。建立教师下基层制度,实行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省内对口竹木企业实践和技能训练,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中青年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知名设计院校访学和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保证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近年共有13人次参与培训学习。纵向研究上支持教师将竹木材与相关设计理论与方法交叉结合,探索学术研究深度。横向课题方面积极围绕竹木特色,组建教师团队,主动出击与竹木类企业展开多方位合作,为企业提供产品策划、研发与设计服务,提升设计实践水平,迄今为止已为数10家竹木类企业提供服务。
同时聘请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丰富的竹木企业工程师、技术骨干为校外实践导师,与专任教师合作参与部分课程教学,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本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契合度,确保课程教学效果。
图4 专任教师建设Fig.4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staff
图5 课外竹木学习资源体系Fig.5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resource system
课外竹木学习资源是指本专业整合的校内外与竹木材设计相关的展示素材,学生在课堂外可以自行学习,以更好的营造专业特色学习氛围。以直接购买、深入企业和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通过实物模型、图片拍摄、视频录制、文字记录等形式收集整理竹木素材,初步形成了课外竹木学习资源体系,主要包括在线课程、材料认知室、特色教材、校外平台。
在校教务处的支持下,围绕专业发展在学校的“课程中心平台”建设了10门在线课程,计划接下来将专业课程全部建成在线课程,以便学生能够随时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资料。在竹木特色工业设计综合实验平台中除了购置了诸如德国费斯托专业木工设备外,还以4个橱窗的方式建立了竹木材料的认知室,橱窗中展示了设计中常见的竹木材料和常规的结构形式,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相关内容的就可以直接前往查看。橱窗是设置在走廊中,学生无论上课还是下课,经过走廊时都会看到认知室,潜移默化中也提升学生对专业特色发展的认同感。同时,专业教师也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整理教学资料,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教学目的编写教材。专业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合作,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出版《专题设计——竹产品的认知与创意》《产品形态设计》等7本教材。教材强调实践性、操作性和易读性,每本教材的整体布局都为3部分。第1部分:课程导论,包含课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沿革;第2部分:设计课题与实践,以设计课题为引导,将设计原理和学生的设计思维在课程教学上作融会贯通,是教材的最核心部分;第3部分:课程资源导航,为课题设计提供延展性的阅读指引,拓宽设计视野。此外还整合校外资源,使之成为专业特色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搭建学生的外部学习渠道,如竹木企业的展厅、设在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竹生态博物馆”、“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等。
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各级政府出台了众多支持工业设计的政策,国内需要大批工业设计人才,这对各高校的工业设计教育是机遇也是压力。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进行错位竞争,是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以学校优势和区域产业特点为导向,充分论证,凝练特色,经过几年的实践,在课程建设、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和课外学习资源等方面逐步凸显办学特色,成效显著。我校工业设计竹木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方向的有益拓展,是同类专业差异化办学的有力举措,是为浙江省竹木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