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在小桥镇的表现

2019-09-12 07:39李锦生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品香型乌龙茶

李锦生

(福建省建瓯市瓯宁街道农技站 353100)

1 前言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省、市、县大力推动茶产业,把茶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农业特色产业,产业呈现出复苏与向上的趋势,全国产茶省栽培面持续翻新,生产量、销售量呈阶梯式上升,贵州省栽培面积也开始走在全国的前列。红茶、黄茶、黑茶、白茶开始强势进场,全国茶类消费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六大茶类的乘势崛起,市场一时风起云涌,各领风骚,红茶、黑茶、白茶也是常上“头条”,乌龙茶类也不甘落下风,其品饮风气也是风声鹤起,独占鳌头,一时有盖过其它茶类之势。

乌龙茶销售也由传统的潮汕地区为主向全国推开,消费群体由中年男性品饮人群为主,增加了青年人、女性品饮人群,这种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旺盛,促进行业整体效益提高和市场占有率的显著增加。同时品质优异性在市场中得到充分认可,优质好价更进一步的体现,追求天然花果香,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生产者在品种结构上进行优化,朝着多品种、多香型方向发展,品质上追求香高、水清、清爽、甘甜。因此在满足品质的提升又能实现不同需求档次的市场环境下,品种种植中就要做到早、中、晚合理搭配,黄观音、金牡丹、金观音等高香型品种因“韵”而发,以其独特的品种香气,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

2 主要品种种植表现

据调查,小桥镇茶农为摆脱单一品种种植所带来的制茶高峰期的困挠,而由此产生的粗制滥造,品质低下问题,于2008年以后,陆续引进早芽种的黄观音、金观音、黄玫瑰、瑞香、金牡丹等高香型品种。上述品种在全镇10个行政村种植,种植园地海拔高度从120米至800米之间,土壤类型有红壤土、砂砾壤土,风化岩、风化性矿质土壤等,新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这些新引进品种,茶农种植时,采用单行双株种植方式,茶园依山形、山势等高成行排开。经生产季观察,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壤条件下,均能长势良好,呈现出发芽早、芽头齐、长势旺、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成园早的特点。

2.1 物候期。平原地区一般在2月20-23日左右鳞芽开始萌动,2月25-28日左右鳞片脱落,3月2-5日左右鱼叶初展,4月5日左右小开面,4月10日左右中开面。海拔600米以上区域会较平原区域推迟7-10天左右。

2.2 需肥性。高香型乌龙茶品种,耐贫脊,能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生长。肥性管理上幼龄期以有机氮类化肥为主,配合适量有机复合肥,在生长期内,一般年可追施肥料1-2次撒施或叶面喷施均可,以促进枝梢生长,培育采摘面;对进入盛采期的茶园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肥(复合肥),采用穴施或条施,并视生长情况,年酌施1-2次的叶面肥,距采摘前15天停止施用叶面肥。施肥应做到看天、看地、看树施用,以提高肥效。

2.3 持嫩性。枝梢生长量大而快,顶芽优势明显,无明显驻芽,新梢持嫩性好,相对叶片进入老化革质时间长。新梢节间长,枝梢、叶片柔软,叶色浅、略显黄色,整体具一定程度的藤蔓性。

2.4 抗病、虫性。据观察,引种的几个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在病虫害危害上,如茶小绿叶蝉、象甲、炭疽病和叶星病较轻于水仙等常规品种。

2.5 抗逆性。几个高香型品种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与耐涝性,在建瓯茶区内4-6月间雨季以及7、8月干旱少雨季节,茶树均能正常生长。抵抗寒害能力低于水仙品种,春茶季,寒害影响较大,防寒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芽头呈萎蔫、枯死,海拔高的园地,最为明显。

2.6 鲜叶产量。成园后鲜叶产量逐年增加,机械采茶显著提高采茶效率,同时达到以采代剪,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其产量情况详见下表所叙。

部份种植村2014-2017年春茶鲜叶产量表 单位:斤/亩

3 毛茶工艺表现

2012年以后新植品种陆续开采,经过3年工艺摸索,对品种的制作节点、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工艺也更加成熟。在2015-2017年该镇春季茶王赛(闽北乌龙茶)评比中均出现高品质参赛茶品,品种特有的品质特征得到充分展现。从工艺制作来看闽北乌龙茶表现为适制性好,制优率高的特点,所制出的毛茶商品性好于其它品种,进而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毛茶精制率可达65%左右,精制茶烘焙提倡“文火慢烤”,香高味醇,口感更佳。同时在精制茶销售中普遍应用于茶品拼配,提高了所售商品茶的品质,促进销量增加。在试制的红茶产品中也表现出很强的品质特征,汤水清澈、甘甜、香高、质优的特点。

3.1 毛茶(闽北乌龙)品质特征

(1)黄观音。外形条索紧结,色泽褐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干茶香气高扬,冲泡过程盖香明显,香气持久,水香突出,泡泡有香,叶底浅黄明亮,透明度高。

(2)金观音。外形色泽砂绿乌润、重实,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品质优异性稳定。2015年小桥村茶农制出一款具有乳香的茶品,该款茶冲泡时,香气四溢,持久,盖香扑鼻,汤水热啜一口,口齿留香,隐约中有种乳汁香味。

(3)黄玫瑰。外形条索紧实,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爽。2013年富井村茶农制成的黄玫瑰茶品,汤色橙黄,茶水稠度高,盖香突出,细嗅之下,有独特的果香味,汤水入口,喉韵感强。

(4)金牡丹。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汤水色泽浅黄,但盖香显,茶水带香,汤水入口,香气长时留存,久久不散,嘴夹甘甜。在茶室冲泡时产生的香气,久久不散,沁人心脾,有着“人未到香已近”的怡人心境。

(5)瑞香。外形干茶条索紧结重实、香气浓郁。叶底明亮、汤水浅黄、清澈。冲泡中香气久而远且高亢,滋味甘甜,耐冲泡,所制茶品七泡后仍有余香。该品种香气突出、清甜,杯底留香。2016年西边村茶农所制成的冬茶,具有兰花幽香的特点。

3.2 毛茶(闽北乌龙茶)制作工艺要点

(1)合理确定采摘期。由于品种的持嫩性较强,采摘期以70%的梢枝形成小开面即可开采。闽北春季雨水多,存在着短时强降雨以及出现连续多天阴雨天气的情况,遇到此种情况要做到,到时不等人,到时不等天,抢天、抢时、抢晴采摘,严格掌握前3天采是个宝、后3天采是棵草,从而保证制优率。

(2)保证青叶“鲜”性。采摘下来的青叶要做到每袋装10-15公斤,200公斤鲜叶一车,一车一筒(综合做青机),做到车车进厂,达到筒筒“鲜活”,在远离厂区的偏辟茶园,未能及时输出鲜叶时,应设置阴凉存放区,有条件的茶企业,提倡用竹篓盛装茶青,以确保鲜叶质量。

(3)科学做青。要做到保证做青时间、保证做青的轮数。做青时间掌握在8-10个小时内完成,做青时做到勤摇短时,防叶片断碎、防顶芽折断、枯死。做青过程中要始终注意青叶的“活”性,保持叶片正常失水、叶片不断碎,枝梗不枯死。在春季由于正值雨季空气湿度大,做青过程中萎凋后的鲜叶极易产生吸湿复水情况,可通过在青间增设排湿机除湿,可有效提高做青质量。做青过程需认真研判“青草气”与“清香味”,前期青草气散发,味浓,发酵过程中产生清香,靠近做青机有一股幽幽的带甜味的清香味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也可通过抓取一把发酵叶子,靠近鼻子深嗅,往往有一股鲜爽味,带着清新香气,有甜丝丝的味感。

(4)高温杀青。进青锅温应达240-260摄氏度左右,做到快进快出,扬净不留,手握成团,指缝有水溢出不落滴。杀青过程中,杀青锅传出“啪啪啪”的声响,说明锅温适宜,如有香味飘出,做青工艺较好。110型杀青机,每锅杀青时间在5-6分钟,一次进锅量为25-30公斤左右鲜叶。

(5)轻揉捻、两次干燥。一般宜于2次加压法,历时7-8分钟,热揉,先轻后重,中途减压1-2次,有利于形成紧结壮实条索,利于茶汁淅出,在后期干燥高温下,促进成分的融合转化,从而提升冲泡质量,达到泡泡有香,越泡越香的效果。青茶适宜2次干燥法:45型干燥机,170摄氏度,在30分钟内下机,含水量为70%,进行竹筛摊晾,禁止堆沤,1-2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干燥,150摄氏度25分钟下机。干燥后降至室温的毛茶,用无异味的双层编织袋盛装(内袋为薄膜袋),并将其置于干燥、避光处,可有效防止串味、返“潮”及“日晒”,降低茶叶品质。一次干燥成型香气差,焦味易生成。

(6)分级标号、分批堆放、精心保管。对每筒毛茶装袋时进行标号处理,注明生产日期、天气状况、品质优异等;按制作时间顺序分别堆放,以便精制时进行挑选。初制好的毛茶应妥善保管,可用无异味的双层编织袋盛装(内袋为溥膜袋),存放于干燥避光处。毛茶长时间处于阳光下,可影响毛茶品质,湿气大的地方毛茶吸湿复水,易发霉,品质降低。

4 小结与讨论

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由于具有适应性强、制优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茶农的喜爱,同时一些品种具有的早芽特性,有利于老茶区的品种结构优化,避开采茶集中期,达到错开洪峰生产。随着全国茶区茶叶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将会越来越激烈,生产量是消费量的几倍概率不断增加,这种不平衡状况将会长期存在,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市场需求也会在不断变化中,对高品质茶品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降低,因此提升制作工艺水平和种植优异品种就显得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茶品香型乌龙茶
本期卷首
中国白酒香型概念的提出及演化发展
试论乌龙茶供应链模式的选择机制
心理契约视角下茶品企业员工忠诚提升研究
上万类茶品“飘香”第7届山西茶博会
自制蜜桃柠檬乌龙茶
月饼也有“茶搭档”
乌龙茶可缓解脂肪肝
广东凤凰单丛三种香型乌龙茶的理化与香气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