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特别喜欢数字“七”

2019-09-11 02:17
新传奇 2019年33期
关键词:亡者天帝牛郎织女

在中国,数字“七”带有神秘色彩。人们常说:七是一个轮回,如一周有七天,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民间传说有牛郎织女七月初七鹊桥相会;古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算完。“七”到底有多神奇?

“人日”或与“女娲造人”有关

在传统的节俗中,“七”所扮演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古人过春节,俗称“过大年”,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据晋董勋的《问礼俗》,从新年的第一天到第七天,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

将新年首月的第七天设为“人日”,在魏晋时代就已盛行。晋代李充《登安仁峰铭》便称:“正月七日,厥日为人;策我良驷,陟彼安仁。”

在新年的第七天,古人要吃用七种时鲜蔬菜做的“七宝羹”。制作类似小人形状,时称“人胜”的佩戴物。而“人日”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登高”,此俗为何而来需再考证。但“人往高处走”正代表“人日”里的一种愿望。“人日”即人的节日,古人将新年的第七天设为“人日”,在“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中或许能发现些秘密。

女娲在创造出人类之前先造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从第一天至第六天,分别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到第七天才完成了造人计划,于是将第七天设为人类自己的节日。

在西方的神话里,人类的诞生同样与“七”相关。不同的是,在西方“创世造人”的传说里,人是上帝在第六天造出来的,比女娲早一天。而第七天上帝休息,西方的一周七天,据说由此而来。

结合中外造人的传说,设新年第七天为“人日”或许正是古人对人口增殖的期盼,因为这里的“七”已包含有“生”的意味。

“七夕节”与为生殖姻缘祈愿有关

农历七月的第七天,即七月初七,在古人眼里是又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传说在这一天,恋爱中的男青年牛郎和女青年织女将会相聚,此即汉应劭《风俗通义》中所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为何牛郎织女只能在七月的第七天相会?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

据说,民间还有另一版本的传说,原来天帝本意是让牛郎织女“七天相会一次”,结果传话的乌鸦听错了,弄成了七月份的第七天才能相会一次。在此故事的基础上,随后还演绎出了“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但这个节日却无法得到现代天文学上的解释。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任一节气,都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而定的,有明确的坐标意义。而“七夕节”,除与月亮勉强有点关系外,与其他天体均无天文学上的关系。唯一的解释是:古人觉得“七”与其他数字不一样,由此形成了“敬七”心理,一年中的第七個月的第七天因为显得颇为神奇,促使了“七夕节”的诞生。

“七夕节”是中国仅有的几个阴历节日之一,因为节日的主角是女性,故又被称为“女节”或“女儿节”,也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进一步分析,“七夕节”的原始意义应与人类为生殖姻缘祈愿有关。汉魏时起,女子便有在“七夕节”这天晚上乞子、乞姻缘的风俗。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时女子在七月七日:“守夜者咸怀私愿。”

“做七”或与迷信传说有关

在古代丧俗中,数字“七”同样十分神秘。至今,民间在亲人亡故后都有“做七”的风俗。所谓“做七”,就是在人死后,从第七天起,亲属每隔七天设斋会祭奠一次,前后七次,七七四十九天后才结束。

民俗学上的解释认为,这与“转世”传说有关。按照迷信的说法,人死后七天就会转生,每七天为一期,期满后会再降生,所以死后第七天要为亡者设立灵座。若第一期后未得生缘,则要再等一期,如此这般,七期为限,四十九天后除灵。还有一种迷信说法是,亡魂通往阴间的路上有层层关卡,每过七天要过一道关口。为亡者“做七”,实是为了护卫其顺利到达阴间,免做孤魂野鬼。在第五个“七日”,亡者最受累,所以又以“做五七”最为隆重。

从“做七”的丧俗中可以发现,这里的数字“七”充满了悲情,与“人日”“七夕”中的数字“七”所关联的“生”、喜庆的气氛刚好相反。

古代早期,“七”在丧俗中的身份很尊贵。《礼记·王制》中有这样的说法:“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而其他人死后则不能使用这种礼仪。

为什么天子的丧礼规定七天停放灵柩,七月下葬?时人认为,“七”是“王者”的代表。古代帝王祭祀先祖一般设“七庙”,即《礼记·王制》所谓:“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这也从侧面折射出帝王家对“七”的敬重。

神奇的“七日节律”是如何形成的

西方近代才发现了人体生物钟,而我国两千五百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已经详细地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六十年节律、三百六十年节律。

就以“七日节律”来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一般七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七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七的倍数,十四天或二十一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

此外,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七的倍数,如鸡孵蛋需二十一天,猫怀孕需六十三天,兔子怀孕需二十八天,老虎怀孕需一百零五天,人类怀孕需两百八十天……

“七日节律” 是如何形成的?据说是受太阳和月亮的共同作用形成的。中国的阴历一个月有二十八天,一个月存在四次潮汐,二十八除以四就是七天,因为人类祖先来自海洋,人体大部分是由水组成,所以人体的“七日节律”,也可以看成是“潮汐律”,就是天人合一。

此外,人们常说:七是一个轮回。如一周七天,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言绝句、七律诗,人体有“七窍”……由此可见数字“七”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的确令人惊叹。

猜你喜欢
亡者天帝牛郎织女
狐假虎威
滑轮
七夕的夜
牛郎织女
《天乩之天帝传说》登陆爱奇艺
Reading and Optional Choices阅读七选五
江乙对荆宣王
牛郎织女渡鹊桥
放逐天堂
“亡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