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五度五结合”模式构建

2019-09-11 18:53王艳洁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

王艳洁

摘 要:大学生党员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对他们的教育培养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仍存在覆盖“空白点”、管理“宽松软”,少数党员理论素养缺乏、宗旨意识淡漠、党性修养不足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探索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五度五结合”模式,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构建

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意义

大学生党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1]但从目前高校现状看,大学生党员教育仍存在覆盖“空白点”、管理“宽松软”等问题[2],部分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缺乏、宗旨意识淡漠、服务意识缺失、党性修养不足、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2014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厅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着重强调了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求重点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学生党员培训。因此,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以下简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着力狠抓教育培训工作,从而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原则

一是注重政治性。教育培训工作要讲政治、守原则,要把握分寸、恰当得体,培训内容要立场鲜明、注入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二是注重针对性。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应依据“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网络化等群体特点,把准脉搏、对症下药、按需施教、分类施教。三是注重实践性。教育培训工作在做好党的理论提升的同时,应加强实践环节的开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党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四是注重时代性。教育培训内容、形式都应紧扣新时代脉搏,彰显新时代特色,应紧密结合新思想、完成新使命、承载新担当。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五度五结合”模式构建

1.统筹规划全面部署,顶层设计有高度。各学院党委应将教育培训列为学院党委年度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总体要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划拨专项经费,开辟专用场所,安排专人负责,即从经费、场地、制度、人员上保障此项工作的稳步实施。

2.全体本研学生同步,人员参与有覆盖度。各学院党委应要求全体本科、研究生学生党员全部参与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全程同步、全员覆盖、全面提升。

3.创新载体甄选内容,培训教育有吸引度。各学院党委应结合学生党员特点,不断创新培训载体、丰富培训形式、精选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效果。一是注重实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各学院党委可以通过组织专场报告会、向支部下发学习文件资料等形式强化理论学习,也可以组织参观考察、观影、微党课比赛等实践活动,解决“一人讲、众人听,录像播、众人看”的理论学习方式所引起的学习热情不高、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二是立足长效,强调集中与自学相结合。针对广大研究生党员实验、出差等实际,可以采用“大集中” “小集中”和“分散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大集中”,即每月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党员专场学习会,邀请教授、专家、在党建和思政领域理论造诣深、卓有建树的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小集中”,即以党支部为单位,在支部书记的组织和支部理论导师的带领下集中学习。“分散学”,即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如开展“寒假读书月”读书报告评比活动。每名党员利用假期阅读一本党的理论书籍,撰写读书报告,学院开展优秀读书报告评选。三是拓展平台,强调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育培训可以请专家“走进来”,在校内组织各种主题报告会,提升学生党员理论水平,也可以带党员“走出去”,通过外出参观考察、观影、实践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四是创新载体,强调线上线下相结合。各学院党委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努力打造“指尖上的党员学习课堂”。建立党员教育专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打造权威声音“发布厅”,把中央精神原原本本地传播出去,把基层组织好经验好做法真真切切地推广开来;建立支部书记微信群,打造学习教育“交流室”,及时反馈学生党员的意见心声;创办主会场与分会场同步学的“直播间”,同步学习、同步直播,保障教育培训活动的时效性和覆盖率。五是丰富形式,强调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除开展报告会、支部讨论、参观考察等传统形式外,各学院党委应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形式。

4.全程记录及时总结,监督检查有力度。各学院党委应统一印制《党员教育培训学习台账》,要求教育培训全程有考勤、学习有记录、学后有心得、支部书记有评价。每半年,各学院党委应对学习台账进行一次检查,查看记录完整性、详实性、书写情况等,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教育培训参与情况作为党员个人评优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支部内全体党员参与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先进基层党支部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5.紧扣时政关注热点,理论业务有契合度。各学院党委应牢牢把握时间节点,紧扣国内外时政热点,详细分析党员关注点,结合“五四”“十一”等重要节日和学生所学专业、所涉猎知识领域、所承担责任使命等因素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理论学习与自身业务工作的契合度。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改进建议

1.加强教育培训管理的整体性和规范性,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应加强整体规划,每月固定一天为“教育培训日”,形成政治“生物钟”,学院党委应不断完善培训方案,建立固定的师资队伍,使培训内容成体系、有衔接,同时完善考评制度等,使教育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注重教育培训效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载体。教育培训可采用案例分析、情景剧表演、演讲比赛等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把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可将党员先锋岗作为教育培训实践环节,让党员亮明身份,主动接受监督,进而推动教育培训由“一元”变“多元”,由“单向”变“多向”,由“平面”变“立体”,由“封闭”变“开放”。[1]

3.凸显教育培训模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挖掘培训课程资源。结合当前“90后”“00后”学生党员“网络一族”“手机党”等特点,进一步加强网络阵地建设[3],不断挖掘网络资源,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党员教育“网络课堂”、云平台等,让学生党员在零碎时间中对于党的新思想、新精神、新举措可以随处可学、随时可学。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化、长期化的工作,各学院党委应立足学院特色,分析学生特点,坚持“统一规划,个性选择,强化监督,确保实效”的工作理念,通过“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要求,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规范化”“品牌化”“制度化”建设,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参考文献:

[1]赵娟,詹灵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3+3”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4):182-183.

[2]万天宇.新形势下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创新策略调查研究—基于高校学生党员的视角[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8(4):59-64.

[3]陈林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0):60-61.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