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球
清代,苏州“贵潘”自从安徽来到苏州后,便与苏州太湖之滨的光福结下不解之缘,营坟墓、筑丙舍、建园林,曾经留下很多遗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多年间潘氏家族先后有535人葬在光福,足见与光福的关系有多特殊。随着时间的流逝,知晓其遗迹者越来越少。为了编写地方志,笔者查阅民国十六年(1927)《大阜潘氏支谱》,寻找其家族在光福的遗迹,还原其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民国十六年(1927)《大阜潘氏支谱》(以下简称《支谱》)记载,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朝末期,潘名(逢时公)出任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定居歙县黄墩(或作篁墩),其孙潘瑫在大阜后山构建别业,故称“大阜潘氏”。
明末清初,第24世潘仲兰侨寓苏州南濠街,经营盐业。康熙初年,第25世潘景文正式卜居苏州黄鹂坊桥巷,成为大阜潘氏迁吴始祖。潘景文生有9个儿子,真正长盛不衰的是长子潘兆鼎支,人丁兴旺,科举亦盛,共出进士9名(其中状元1名、探花2名)、举人36名、贡生1名、秀才142名,六部九卿、相国宰辅都出自该支,因此赢得“贵潘”之誉。李鸿章题赠“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额。
潘兆鼎(1658~1724),字敷九,后人称“敷九公”。他“积学砥行,乡里称长者”。晚年选授处州府松阳县教谕,“未赴任而卒”。据《敷九府君行略》记载,其“业师吴政则精通地理”,他“得其指授,弱冠即通形家言,中岁益究心焉……又深于星学”。他跑遍苏州,看中了光福香雪海河亭桥南、司徒庙北的好风水,买地修墓。其墓“在吴县十九都上十五图盖字圩光福上河亭桥”,“实为葬吴之始”,他成为其家族葬吴第一人。
其五世孙潘遵祁有《河亭桥谒五世祖墓》诗,描绘了墓地山水环抱、梅花拥门的优美环境,更点出潘氏后裔将此当作怀念鼻祖、家乡的地方。诗云:“涧水回环处,梅花拥墓门。藏幽仍聚族,衍派各寻源。古木竟无恙,流风犹有存。苏州怀鼻祖,此地即黄墩。”在“古木竟无恙”一句下,潘遵祁注释“司徒庙古柏,适当墓前。”在“此地即黄墩”一句下,注释“吾家出歙县黄墩,公始葬吴。”曾经有人说:“贵潘”兴旺发达,则得益于光福祖坟的好风水。
墓旁建有丙舍,有“怀畏堂”等建筑,环境优美宁静,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其曾孙潘奕隽兄弟常来此读书,潘奕隽后来成为潘家第一个进士,正式“改入吴县籍”。画家徐谢山曾绘《香雪海丙舍读书图》,潘奕隽题诗云:“春晖报答是何年?丙舍营成面墓田。想见四山风雪满,一灯如豆坐青毡。”一幅风雪寒冬、灯下苦读图。
潘兆鼎葬司徒庙北后,后辈每年要来此上坟祭扫,探幽赏胜,对光福山水喜欢有加,其孙子潘冕对光福西北部的贡湖(古代五湖之一,相传夏禹治水曾驻此)更是情有独钟,欣然取号“贡湖”,后世称“贡湖公”。
潘冕(1718~1780),原名宗冕,字端元,潘兆鼎四房潘暄次子。性颖异,敏于读书,“闻兄诵耳习焉,操笔即成八股”,很有希望科举成功。可惜长兄早逝,他只得放弃科举,承担起管理家族重任。而他中年以后还能背诵《左传》《通鉴》许多章节,“尽卷不差脱一字”。
潘冕注重教育与文化修养,自己还能绘画,喜欢与文人墨客交朋友。东阁大学士英廉是他的好友,曾有《赠贡湖》诗云:
邓尉山中花万树,笋舆入花花障路。
寒香疏欲扑春衣,借得僧楼三日住。
自挂归帆梦不真,孤村流水忽传神。
分明三十年前境,拓尔披裘独往人。
深情回忆30年前潘冕陪同的探梅之行:邓尉山里万树梅花,缤纷盛开,遮住了探梅的山路,挡住了前行的山轿;阵阵寒香扑打着春衣,令人神爽气舒,还曾在寺庙僧楼住了三天,尽情享受湖山美景。分明是30年前的情境,但还常在梦中再现。
浙江“秀水派”代表诗人钱载也是他的好友,赠诗云:“淡淡云容笠泽宽,春风料峭尚余寒。羨君家近铜坑路,冷蕊疏花次第看。才子声华接凤池,图成远慰阿翁思。笋舆是处山游好,况对婵娟竹外枝。”诗中称潘冕家住光福铜坑路附近,这里天高云淡,太湖浩淼,梅花冷蕊,次第绽放,真令人羡慕。称潘冕是“才子声华接凤池”,绘的画能抚慰“阿翁”的思念。
潘冕曾经绘画《邓尉探梅图》,状元彭启丰曾作《题潘端元〈探梅图〉遗照二首》,诗云:“西碛铜坑雪作堆,频年蜡屐看花来。分明逝水流光迅,寂寞春风几度开。”“衰年足蹇步逶迟,杖策寻春彼一时。枕上罗浮枝上月,卷中香雪画中诗。”其子潘奕隽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也作《题邓尉探梅图》诗二首,云:“光福镇前雪欲飞,上崦下崦风力微。幽人讨春每独往,一溪寒碧香霏霏。”“泰定桥边放小船,曾携野衲访癯仙。披图恍踏潭东路,酒冷香清又一年。”诗中“泰定桥”,为虎山桥旧名。
潘冕去世后,葬在光福东边的雅宜山(今属福利村),墓旁筑丙舍,取名“香雪山庄”。潘遵祁有《雅宜山谒曾大父墓》诗云:“吾祖行先志,亲封此若堂。至今乔木荫,满路早梅香。瑞启三枝秀,芬遗四叶长。罗浮清梦绕,明月照山庄。”诗中“瑞启三枝秀,芬遗四叶长”是指潘冕之子奕隽、奕藻、奕基三兄弟,乾隆三十四年(1769)潘奕隽考中已丑科进士,乾隆四十九年潘奕藻考中甲辰科进士;潘奕基虽“屡试乡闱不售”,但他儿子潘世恩是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状元。乾隆六十年潘奕隽之子潘世璜又考中乙卯科探花。
光福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誉,潘氏从最初的喜欢,到营墓筑庐,再到筑园归隐,四代人先后在香雪海里构筑三处园林。
嘉庆二十二年(1817),潘奕玙在河亭桥旁建筑园林——怡园。潘奕玙(1753~1820),字怀珍,号红珊,国学生,潘兆鼎四房潘宗聿长子。怡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建筑有“思原堂”等,潘奕隽特地为堂题书匾额。园中辟有石榴园,栽种很多品种,初夏石榴树枝繁叶茂,婀娜多姿,枝叶碧绿,各种颜色的花朵像一个个铜铃、喇叭,如云似锦,艳丽惹眼,令人赏心悦目;初秋累累果实挂满枝头,似一盏盏红灯笼,给人一派丰收的喜悦。潘奕玙去世后,葬在附近的官山坞。
道光二十七年(1847),潘遵祁在吾家山下(今倪家巷村头)构筑园林——香雪草堂。潘遵祁(1808~1892),字顺之,号西圃,探花潘世璜之子。道光二十五年进士,选授翰林院编修。他淡于仕宦,不久便乞假归,不再复出。他在吾家山下建造香雪草堂,并取号“铜井山人”。妻子汪氏也喜欢这里,“老妻亦解幽居乐,催促移桡共入山”。咸丰四年(1854),园林建成,楼阁错落,亭台有致,泉石幽深,花木扶疏。堂之西有隙地,治为花圃,命为“西圃”。堂东有“四梅阁”,珍藏宋代名家扬补之的《四梅花卷》,庭前植有老梅四株,与之相匹配。著名画家戴熙特地绘画《山居图》《四梅阁图》《湖山偕隐图》。凡游山者无不拜访,都有诗歌题咏,或书画题赠。俞樾、亢树滋分别写有《香雪草堂记》《四梅阁记》,俞樾自叹:“曲园与之相比,实犹碛砾之于玉渊。”
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军攻占苏州,潘遵祁携家逃到上海。人在沪上,心系光福,赋《故山》诗云:“故山枉费草堂资,自别松楸又一时……今日岁寒冰雪里,梅花如我最相思。”太平天国战事一结束,他马上回到光福,见草堂岿然独存,扬补之《四梅花卷》、戴熙的“三图”都安然无恙,欣然赋《还山》诗,其中有“天留茅屋老余生”诗句,“海内闻之,无不为先生庆”。见到司徒庙古柏与梅树依旧,他高兴地写下“古木有灵经劫后,寒梅无恙又春前”诗句,并为司徒庙撰写“此中只许鸾凤宿,其上应有蛟龙蟠”联。潘遵祁擅诗能词善画,著有《香雪草堂词》,画有《香雪草堂图》《邓尉读书图》等。他在香雪草堂“享山居之乐逾四十年”,光绪十八年(1892)六月逝世后,葬在弹山下张家涧。
20世纪30年代,香雪草堂尚在。1926年4月李根源访古到此,“折往倪家巷,经香雪草堂,潘顺之先生遵祁别业也。中有四梅阁,以宋人扬补之《梅花卷》得名。庭奉顺之先生栗主,俞曲园樾联云‘霄汉早归来,最好卜居近。’‘香雪云烟同供养,依然偕隐在湖山。’至张家涧,谒顺之先生墓。”(《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一)
同治初,潘霨在香雪海北侧涧上构筑园林——韡园。潘霨(1816~1894),字赓纠、伟如,号韡园,潘遵渊长子,国学生。历任福建按察、布政使,钦差帮办台湾海防事宜,官至贵州巡抚。精于医术,曾为皇帝视脉、恭王福晋医病。潘霨购得陈王庭“泛香居”旧址,营造家祠、园林。韡园,又名荥阳别墅,前半部分有涵云阁、镜湖草堂、望榴居、奏蝉亭、逍遥坞等建筑与景观,“药阑不葺,茅茨遂深”;后半部分有泛香亭、瞰云楼,楼下有精舍,何绍基等名家题额书联。《光福志》称它是“亭轩池馆,别饶幽韵”。
晚清名臣彭玉麟曾到韡园游览,欣然在墙壁上挥毫画梅,“纵横二丈许”,并自题七言长句,云:“韡园粉壁净于雪,令我狂醉来污墨。乱写梅花纵复横,千枝万枝虬如铁。纵有五丁六甲来,费尽神力不能折。任他美人月下看,任他高士山中歇。罗浮仙子竞欢颜,姑射神人开笑靥。繁华不羡软红尘,清芬压倒众香国。记得当年顾虎头,满壁沧州画奇绝。今我泼墨画梅花,写与邓尉荥阳宅。道子传神笔已枯,疏影暗香写不得。主人有鹤守天寒,缟衣玄裳真皎洁。不知鹤寿几千年,来与梅花相契结。鹤子梅妻共一家,茫茫幻海谁主客。世事原如壁上观,何必定须分黑白。但留清气在乾坤,十二万年不许灭。掷笔狂呼酒百杯,吸取太湖三万六千顷外一天月。”潘霨“以朱栏护持”,特地建造亭子,取名“守梅亭”。
潘霨喜欢光福,曾在司徒庙古柏旁筑魁星阁,曾为峙崦岭地藏禅院丰乐亭书额。光绪初隐居韡园时,他借观《光福志》钞本,久借不归。光绪十七年(1891),潘霨疏请入觐,便道省墓,抵家遽病,住在韡园。三年后去世,葬在铜井山大墓头(今大亩头)。
抗日战争前,韡园尚完好。李根源《吴郡西山西访古记》写道:“西北行至涧上,游潘氏韡园,园旧为陈氏泛香居,伟如中丞得之,易今名。亭台池馆具有,结构已失修理。寻彭刚直画壁梅花,妄人涂抹数处,恨事也。”
光福山水秀丽,成为潘氏族人归宿的理想“天堂”。自潘兆鼎后,葬光福者络绎不绝,从没间断。《大阜潘氏支谱》记载,最后一位葬光福者是潘志焜,字汝耀,潘晋先之子。民国甲子(1924)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葬在青芝山珍珠坞。
潘氏光福墓地有吾家山、雅宜山、邓尉山、紫薇山、铜井山、弹山、费家河头、青芝山、巉山、玄墓山、珠华山、卧龙山、南凤凰山等多处。200年间,潘氏家族先后至少有535人葬在光福,其中敷九公支长房蓼怀公支就有167人。有的起初葬在别处,后来则迁葬光福,探花潘世璜、希甫父子便是一例。
潘世璜(1764~1829),原名世章,字黼堂。乾隆末年(1795)恩科探花,官翰林院编修、户部浙江司主事。道光九年(1829)十月一日去世后,葬在“吴县一都十二图陶字圩九曲港”。同治二年(1863)岁末,潘遵祁将父墓迁至光福弹山下张家涧。潘希甫(1811~1858),字保生,潘世璜次子。道光乙未恩科举人,曾任国史馆分校复校、实录馆分校详校,晋荣禄大夫、按察使衔。咸丰八年(1858)六月六日去世后,葬在“吴县十三都下二图宿字圩双桥”,同治六年亦“迁葬光福弹山下张家涧”。
同治三年(1864),潘氏家族在河亭桥南营筑“光福族墓”,先后葬有奕、世、遵、先、志、承、家七代73人;同时在官山道士坞建造“光福墓庐”(最后一次置地为民国四年),共有土地10.36亩。墓庐朝东,正络四进,南络二进,计有房屋30余间,还有厢房18个、天井5个,以及过街凉棚、码头、桑园、小园地等。
斗转星移,无情的岁月已将潘氏家族在光福的遗迹冲刷得荡然无存,但光福的湖山记录下了其家族曾经的辉煌,潘冕、潘奕隽、潘世恩、潘世璜、潘遵祁、潘曾莹、潘曾沂、潘钟瑞等人写(绘)下数量众多的诗文、图画,已经成为光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