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馆主题阅读空间即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下深度挖掘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科技手段进行展示、体验、传播与传承,是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和人类社会三维空间的立体结合。具有研究支持、信仰教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智慧服务 文化建设
一、智慧图书馆概况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智慧社会”,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等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在教育领域,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末高等院校要基本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出现在图书情报领域已有数十年。早在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的Markus Aittola认为“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通过连接无线互联网帮助用户查找图书馆中的图书和其他类型资料”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加速发展,国外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认识不断扩展和更新,从更加广泛的层面对未来的图书馆4.0进行解读,认为这种广义的图书馆 4.0是未来智慧图书馆的新形态,其特征可以用智能图书馆、情境感知技术、开放资源、大数据、云服务、增强现实、最新显示、创客空间和图书馆员4.0这些关键词来描述。
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稍晚于国外。最早是1 9 9 9 年台湾的林文睿从超智慧型大楼管理系统的角度介绍了智慧型图书馆建筑的概念与实践。严栋则从感知计算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智慧图书馆 = 图书馆 +物联网 + 云计算 + 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结合,是对现有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优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基础,人与物的互通相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内在特征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关于智慧图书馆的认识经历了从具体到整体的过程,其涵盖的范畴不断扩展,涉及到的技术和理念越来越先进。如果说从纸本化的物理图书馆走到数字化、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第一次重大转型,那么再从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走向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智慧图书馆,则是图书馆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型。智能图书馆是应用智能技术的新型图书馆,是智能技术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是在图书馆外在形态与数字图书馆系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智慧图书馆是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和人类社会三维空间的立体结合,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等核心技术群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图书馆主题阅读空间智慧服务建设
图书馆主题阅读空间即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下深度挖掘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科技手段进行展示、体验、传播与传承,是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和人类社会三维空间的立体结合。其主要内容为:以“立德树人、服务至上”为宗旨,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学校双一流建设,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特色化、创新化、多元化的建设布局,打造多功能、多层次的阅读交流与主题活动平台,阅读空间将作为我馆社会主义建设相关馆藏的集中展示阅览区,使读者能短时间、一站式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典籍。
以“4+X”形式融合多项功能,其中4是指阅读、活动、展示、教育等基本服务功能,“X”是指视频播放、研讨、文化创意产品、读书分享会,文化沙龙等其它特色服务功能。通过功能多样的物理空间、数据丰富的资源空间以及融媒体高科技的信息服务来开展读者服务。
1.功能多样的物理空间。整体空间将分为阅读区、体验区、活动区、视听区。除了提供传统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的阅读区外,图书馆还建立互动体验空间,充分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等现代技术,设立阅读、视听、朗读、书法、绘画、摄影、培训等交互式文化体验专区,以一种更灵活、更创新、更富吸引力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推送给读者,让读者在更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2. 数据丰富的资源空間。包括且不限于纸质以及电子版经典书籍、最新书籍、各类工具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社科核心期刊 、“爱如生中国方志库”“爱如生古今图书集成”等专业数据库,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历史物件和图片的展览、视听资源等。
3.融媒体高科技的信息服务。图书馆融入大量与前沿科技技术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互动体验给读者带来趣味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普及,将书本变成了一个个具象的演示、生动的实验、有趣的游戏、让读者在玩乐中学习,在互动中体验知识的奇妙,用更主动的方式向读者推送文化知识,彻底颠覆以往传统阅读的形式,引领阅读的新风尚,建设成为最富科技感、最前沿的图书馆。比如名人互动墙,读者用手指点击屏幕,选择观看无声视频或图文内容了解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相较于传统的静态名人画像或浮雕,动态名人墙能展示更多的信息,而且能根据读者的喜好切换相应的内容,形式更加智能,有更强的感染力。读者通过触摸点击屏幕与名人墙发生互动,避免了走马观花的传统展示弊端。同时每块屏幕可展现某一国家、某一类型、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多位名人,读者可以自由阅览,避免了屏幕资源拥挤或闲置。
图书馆借助科技,以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将图书馆的部分功能空间发展为体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成为彰显我国优秀文化的窗口,成为体现高校精神的窗口。
三、图书馆主题阅读空间智慧服务建设的困境与创新
当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馆主题阅读空间智慧服务建设”是新课题,研究少,打造专业化、高科技、多功能的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空间可借鉴的主题资料以及经验稀缺。高校学生是极具个性化的群体,自我实现意识强,服从意识弱,且因家庭成长、学校教育背景、个人禀赋不同和个体间差距较大,难以把握大学生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的需求之度。如何深度剖析理论并与实践紧密结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做到“准、新、实”,是高校育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图书馆利用高科技手段,挖掘高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需求。以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搭建桥梁,为高校师生读者提供学习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功能学习平台,是高校图书馆丰富服务手段,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需求,提升阅读趣味性和互动性,创建服务品牌,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建设成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智慧型图书馆的有力途径。
1. 研究内容的创新:“科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探讨,是当下图书情报界热议论题之一,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大多与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迭代更新有关,如图书馆在数字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转型升级等研究。运用科技手段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体验场景为出发点,对技术在图书馆智慧空间展示的应用进行探讨,从科技场景体验视角创新图书馆的发展,丰富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意义。
2. 研究角度的创新:公益传播性质与体验营销的碰撞与融合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的担当与使命出发,从传播内容、传播思维、传播和推广的新技术媒介等多方面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深入研究。从本校本馆实际情况出发,开设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课程和體验课程,让高校师生有机会有途径亲近、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服务对象的创新:跨越校园走向社会主题阅读空间除了服务校内师生外,还可面向社会,服务普通民众,比如筹办省、市、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工作,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
综上所述, 在教育新形势下, 智慧图书馆挑战和机遇并存。只有不断根据新形势调整自我,从建设和管理模式上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努力迎合社会发展所需, 才能为读者提供深层次高水平强体验的服务,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以实际行动更好地助力“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
参考文献:
[1]学习!十九大报告全文来了![EB/OL].[2018-7-03].http://www.sohu.com/a/198980850_174487.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9-7-0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3]Aittola M, Ryhanen T, Ojala T. Smart Library- 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C]//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Mobile Hci 2003, Udine, Italy, September 8-11, 2003, Proceedings.BDLP,2003:411-416.
[4]林文睿.智慧型图书馆建筑思考[J].南方建筑,1999(3):14-15.
[5]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 32(7):8-10.
[6]陈廉芳.许春漫.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创新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年08期
[7]黄幼菲.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J].情报资料工作,2012年05期
[8]许春漫.当代学习理论视阈下泛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01期
[9]伊安·约翰逊.陈旭炎.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图书馆杂志,2013年01期
[10]王晓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瓶颈及解决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2年09期
作者简介:涂颖哲(1981-),女,汉族,职称:副研究馆员。现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