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珊珊
近日,甲骨文这一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系统性文字,引来广泛关注。中国文字博物馆启动第二批征集,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中国国家博物馆也举办甲骨文文化展“证古泽今”,首次大规模展示馆藏甲骨。在这些活动中,公众与历史对话,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甲骨文,又叫契文和甲骨卜辞。前者源于文字的产生过程——用锐器在龟甲上契刻;后者则与其功用有关——记录占卜内容。“卜以决疑”,三千多年前,商代的先民对天地神明充满敬畏,不管是能不能打胜仗、近日有无灾祸等大事,还是能不能顺利分娩等日常事务,都需要率民事神以求天启。当年在龟甲上刻下卜辞的人或许难以想象,这些文字在后世将成为解密当时社会、文化、军事、宗教甚至天文气象的重要钥匙。
如果从1899年殷墟出土算起,甲骨文被发现已达120年。但对于跻身“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的甲骨文,人们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先不说断片缀合、断代研究、社会历史研究等领域,单从认字量来看,目前整理出来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其中被释读、能与现在使用汉字相对应的不到1500字。甲骨文中,“日”“月”“山”能一眼看出,一把斧钺就是“王”,头上有角的大眼动物是“鹿”,鹿在土上走过变成“尘”……但甲骨文并非字字都能“看图说话”,而是包含《说文解字》中提到的会意、转注、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中国文字博物馆十万一字的“悬赏”,足见研究机构的重视,也从另一面窥出破译难度之高。
再难,也要研究。哪怕成功破解一字,都可能激活其背后的古代世界,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甲骨文研究事关文化传承。可喜的是,相比前辈学者的苦心耕耘,多个研究机构的“大兵团作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参与,国外汉学家等更多海外力量的加入,为甲骨文研究开辟空间,这门学科将迎来新的春天。
让甲骨文从可敬可畏变得可亲可爱,从学术殿堂走进大众生活是一个重要飞跃。一个一个字破解,一代一代人钻研,枯燥繁琐的研究是学术成果生动表达的前提。而通过甲骨文的普及形成热爱汉字、致敬文化的社会氛围,将为学术研究提供人力、智力等全方位的支持。有学者制作甲骨文设计字库,做出文字表情包;有的文博机构推出纪念币、文化衫等周边产品,让甲骨文“入了手”“上了身”……内容保持严谨,形式上更通俗,看似“高冷”的甲骨文将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人或许无法准确释读新的甲骨文字,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在现代场景中触碰甲骨文的古朴美和历史厚重感。相比文字载体,人的参与是文化传承的更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衣裳屋宇愈发华美精致,起居住行更加便利智能,我们不再凭借龜甲的裂痕来决断疑事。但那些甲骨文字所记录下的历史留存在我们心间,让思维世界开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