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以素养为本”教学目标的设计

2019-09-10 07:22黄红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高中化学

黄红梅

摘要: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的行为结果,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过程各环节设计的依据。本文重点分析了“高中化学‘以素养为本’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  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的行为结果,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过程各环节设计的依据。新课程标准突出的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那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以素养作为根本”的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如何?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该如何去把握呢?

一、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分析学科内容特点、综合学情、考虑教学条件和社会资源等多方面提出来的。通过对一线教师访谈交流、对教案中目标设计进行案例分析以及对教学经历的思考,笔者发现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意识薄弱。教学目标大多来源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师辅导用书、考试说明、近几年考试热点难点、教师经验等等。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存在脱离现象,教学目标只是为了完善教案。

2.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多关注:知识点是否准确完备、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重难点内容是否到位、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而关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却很少提及。教学目标的设计若过于关注知识点的获得,往往限制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氧化还原反应(必修)”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例,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具体要求是:“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若是教学目标设计仅是这三点,那么学生很容易出现记得口诀,却不会运用,死记硬背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到了高二阶段,学生很容易忘记。高三阶段遇到综合题时,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较弱,利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教学目标的设计对化学核心素养具体内容把握不到位。设计的教学目标比较宽泛,可操作性不强。如“知道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氧化硫的性质是多方面的,其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担任的角色有正面有反面。这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并没有指出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若设计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过程和治理的主要方法,利用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行解释,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实践困惑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化学核心素养基本分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等。而在“以素养作为根本”教学目标的设计实践中,笔者曾经历一些困惑。

1.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有时注重知识点获得的教学目标更容易达成。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仅将知识点的获得作为教学目标,那么教给学生口诀可以让学生一个课时内完成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一些练习。如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化合价等判断。

2.核心素养的培养会不会“浪费”课时。高中阶段化学的课时“很宝贵”,新课的推进,复习课的开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应该将时间用于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于教学实践中?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5个方面,这是学科教育整体目标,如何将其分解到每一节课,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知识点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哪个方面联系较大?

三、几点建议

1.强化教学目标设计意识

“教什么,怎么教”基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先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以“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背景下,化学学科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获取过程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仍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高考试题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应用很多,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物质转化、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与判断、离子共存、原电池、电解池等等。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更是错综复杂的。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才会用化学的视角去看世界、研究世界,遇到有关化学的问题才会用化学思维和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加强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教师应加强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除了专业知识,教师需要阅读有关哲学、方法论、逻辑学等书籍。这样才更有利于教师去深度开发化学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从本质上分析,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必须以化学学科知识为基础。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科知识的特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同一学科知识,不同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侧重不同。例如,“金属钠的主要化学性质”具有培育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等重要价值。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活动设计,可以从实验现象回归原子结构,形成结构决定性质观念,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方面的素养;可以分析原子结构,进行金属钠性质预测,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方面的素养;可以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从而有效培育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

3.深挖學科内容核心素养价值

《新课标》附录2——评价与教学案例部分有“氧化还原反应”和“氯及其化合物”两个教学设计案例。其中“教学目标的设计”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氯及其化合物”属于元素化合物的内容。高中化学“以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明确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途径,如实验探究、设计活动方案。学生通过各类学习活动获得学科知识,逐步形成化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明确“通过什么学习活动,获得相应知识,形成相应认知模型”。概念原理类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相关现象进行突破,从熟悉入手;关注其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助于认识模型的建立;利用概念原理,设计用于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活动方案,促进学生体验化学的价值,有利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素养的形成。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类主要涉及金属元素(钠、铝、铁、铜)和非金属元素(硅、氯、氮、硫)。针对元素化合物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选择实验探究的方式解析物质具有的性质,然后形成以物质类别、原理结构等为支架的预测与检验认知模型;在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之后,建立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联,通过设计元素及其化合物用于生产生活环境等的活动,感受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价值,有利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素养的形成。

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阶段或者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基于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高中化学“以素养为本”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