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朱海月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应该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予以重视,不仅要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还要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此外,教师还应该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借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互联网+”;合作学习;具体方法
就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尽管教师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旧有不少的问题存在于教学当中。其中以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引起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作为支持,以及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有待提升最为严重。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来谈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小组协作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极大帮助。利用小学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运算能力。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不仅需要对小组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予以重视,同时也要在课堂中加以灵活运用,进而使小组协作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实现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課中,教师可以先把学生以三到五人为一组合理的进行分组,并将同一小组的学生安排到一起。接着,教师可以就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有什么异同点?”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究。学生在利用小组协作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划分任务,做到分工的明确性,进而保证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都可以快速的完成。此外,教师还需要适当的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回顾课本知识内容的时间,注意发现学生探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帮助学生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小组协作的成效。
二、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互联网+教育”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准的重要手段。基于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如何让“互联网+教育”模式来助力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急需去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就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学在教学当中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在实现小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例如,在“数据收集整理”一课当中,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级当中每位学生都喜欢哪项体育运动吗,又有哪项体育运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你能从这些调查搜集来的数据当中找出来吗?”的问题。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收集到的数据,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教师可以就这些数据让学生利用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整理,进而从中得出该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可以把本节课当中的重要内容制作成PPT,利用PPT课件的优势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以简单易懂的形式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进而加深学生的掌握。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所学到的内容可以加以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单单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借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当中,由于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几何观念,因此,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让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则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为此,教师除了展开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圆柱和圆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制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本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圆柱与圆锥”这节课内容的认知。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不仅要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意识培养,同时也要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世芳. 让数学思想成为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18):64.
[2] 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 PISA2012 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