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华
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体系;要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一直是高度考察学生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主干课程,不少学生反映难于理解,过于抽象。现代技术的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课堂,高中数学课堂也变得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在我校各级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在周口市率先引进学本课堂,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模式:信息暴增、大数据分析、网上阅卷、智能无纸化。运用平板网站相关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创了一种学本课堂+智慧化平板+互联网学习网站相结合的学本智慧化教学模式。广大师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多角度多层面展开学本课堂。特别是平板教学线上活动展开后,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活动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把课堂还给学生,逐渐由“教师搭台教师唱”到“学生搭台学生唱”。形成师生共同学习的合作模式。
现在,在每一小节数学课之前,老师们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课型,一般而言,我们把课型主要分为自习课,新授课,复习课等。我们年级数学组的教师讲新课前都可以通过在线教学,预留课前内容;学生主动展开课前结构化预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预习的情况来调节课堂活动;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分析学生易错易漏的知识点,针对性展开备课。
同时,把单调而复杂的数学理论变成了生动有趣的例子,简洁明了的图像,风趣幽默的互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空间和多元化的教学途径,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快捷、有趣的学习环境。不少学生更乐于接受网络课程上,生动形象的图形展示、方便快捷的作业反馈、持续有效的积分奖励;课后学生进行结构化复习,老师布置网络做业,进行课后跟踪。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的智慧教育服务空间。
对于我们数学教师而言,信息化的数学课堂,形式更灵活多变,信息来源更丰富多元,涉及领域更宽阔开放,也就更考察教师的综合素养,考验教师的敬业态度。在课堂上,可以先创建电子课堂模块,设计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链接、导入各种素材,也可以自己动手做出各种PPT,甚至可以借助微课大师或平板录制好短小精悍的微课。针对高中数学课程特点,我们特别通过动图、数形结合的方式阐释一些抽象问题,例如:指数、对数图像的形成。同时,我们从数学概念最原始的意义出发,结合实践活动,营造生活化教学,例如:三角函数源于建筑领域。课堂内容和形式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接近现实,将抽象的公式、结论形象化,将枯燥的理论生活化、艺术化,将单调的题目练习动漫化、影视化,这样从根本上把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接地气、有活力”,课堂氛围自然“有生气、有人气”,真诚备课、真情流露、真实反馈、真心互动。而且,在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时,需要强调或备注的内容可以按需调整视频进度或平板锁屏,通过信号笔再次强化标注。在使用一体机时,可以通过师生同屏,教师提问,抢答,投票,当堂检测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教学技术在数学教学上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还进一步加快了教学节凑、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可以增大课堂内容、增设随堂练习、跟踪反馈,课下还可以适时发布各种习题、试卷,批语等,随时查看学生做题情况,随时调整题目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借助学校提供数学信息资源,及时高效地了解到全国高中数学和相关学科发展的最近动态,第一时间获得最近教学发展情况,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正所谓教学相长。在组卷和设置题目方面,全国范围组成的庞大题库,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素材,引领高中数学习题最新的“潮流”。
现代教学技术还拉近了师生距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每次全校放假,老师提前在网络上布置作业,学生做完作業,老师马上做了批改,学生一下子就发过来了感动的笑脸,还要求视频对话,一瞬之间,让我们回到了课堂上。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也对学生使用现代电子产品和网络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耕细作,师生互动的分享平台自然过渡了喜闻乐见的手机APP。手机APP软件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教学APP也日益进入大众视野。从教师布置作业到学生答题,再从教师批改到针对薄弱环节智能选题,从随机检查到纠错题集,从师生互动到家长加入再到家庭、学校互动。教学手机APP的发展也见证了教学活动从师生之间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作共管。
学生是现代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现代教学的主导。现代教学技术则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大加强加深了彼此沟通和互动。在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化时代,学本课堂倡导快乐学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技能,还要学会自主抉择、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我们期待现代教学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大发展成果,面对全体学生提供更多教学渠道和方式,加快全体学生数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形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