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2019-09-10 07:22蒙丽桂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成因中学生

蒙丽桂

摘要: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对其身心学习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分析中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及其对策刻不容缓,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倦怠,提高学习热情,对一线教师来说也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对策

一、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学习强度过大,逆生命节律而动;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一些学校和学生总是加班加点,延长学习时间,加大学习强度,结果让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下降。学科名目繁多,学业难度大,教学速度快,跟不上老师的步子,就会产生压力;各种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压力大;教师的过高要求与批评有压力。

2.挫折过多,归因不当。学习困难、作业错误、考试失败都是学生学习中常常遭遇到的挫折。而经常性的挫折则会使人沮丧、烦恼、厌倦、气馁、绝望。在挫折面前,一些学生会分析原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力、态度等作出判断和评价。这就是所谓的归因分析。如果归因不当,将别人的成功归因于运气好或有着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无能或缺陷,那么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体验,形成无法预期,不可控制的心理判断。

3.学习环境不适

第一,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色调柔和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感觉,阴暗、狭窄、肮脏的地方,会给人带来憋闷和不快的感觉。学习环境不适,也容易引起学生倦怠。第二,教师不当的教学态度和方式方法。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教学内容呆板,枯燥乏味,教学方式生硬,都会导致学生失望、悲观和厌学。

4.缺乏适宜的人际关系

第一,家庭关系。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多的惩罚、否定和干涉,而有的则过度偏爱和保护,容易使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的学生精神受到压抑,心灵受到创伤而无心学习。这些都为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第二,同学关系。在班级中受到孤立、排挤、缺乏归属感的学生,由于缺少同学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解决,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打击,导致学习倦怠。第三,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不竭的动力,较差的师生关系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

5.父母和教师过高期望。首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不断向孩子施加压力。其次,老师“育人成才”的期望。多数教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成绩差的学生在这种备受忽视,得不到任何的鼓励和注意的状态下,往往会丧失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倦怠。

6.学生本身人格因素。综合已有的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主要的个体影响因素有:自我效能感、自我意象、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人格等方面的因素。

二、消除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1.恢复体力和脑力,科学安排学习生活

第一,顺应生物钟的节律,安排学习和生活。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体各器官的状态时刻都处在变化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生物节律。如果破坏这种节律,逆节律而动,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二,适度运动,学会放松。第三,科学用脑,减少疲劳。把数学、哲学等需要高度抽象思维的活动同音乐、绘画、文娱体育活动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大脑皮层有关区域的兴奋性,克服大脑疲劳。做到体脑结合与劳逸结合。

2.改进学习, 创造成功体验

改善学习方法,改变学习态度,调整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设立具体而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体验。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实现最终获得大的成功体验.

3.积极评价,找回自信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是,在学习倦怠时,不要苛责自己;不要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相反应当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肯定自己的成绩。这样能驱除自己心头的阴霾,看到前途的光明。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肯定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肯定自己。多自我鼓励,肯定自己。

4.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首先,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而这又是子女变得坦然、自信、情绪稳定、富有探究精神的前提。其次,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不应是专制的领导者,而应是合作的指导者。

5.健全学生人格

具有健康人格的中学生学习一般都积极主动,有强烈的求知欲、情绪稳定 自信心强、意志坚定等;因而,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法,注意自身的人格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积极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预防学生学习倦怠的发生。

6.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是我们这些年来提得较多的一句教育口号。作为教师要充满人文关怀,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快乐的、自信的氛围下健康地学习。新课程提倡精讲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教学,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中来,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7.开展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

《中共中央關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中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来自多方面。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原因;有宏观、微观原因;有客观、主观原因。学生学习倦怠的解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这是解决学习倦怠的前提,缺少任何一方,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广荣,王剑兰.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8(01)

[2] 茅育青.学习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 心理科学.2017(03)

[3] 杨丽娴,连榕,张锦坤.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J].心理科学.2017(06)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成因中学生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