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艳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优先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在现代知识经济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人才的标准为具有“创新能力,即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能力甚至创造的能力”。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他们更希望招到的人才是极具创新思维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科技信息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目前的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们现在的教育,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将来,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其本质在于用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让学生保持自我的个性和思维。接下来通过几点来描述如何怎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1.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时代对于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与日剧增,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教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要学会适当的转换身份,不再是高高在上只是做教授知识的人,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解决问题的伙伴、学生所需资源的咨询者和提供者,平等的和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进行交流,转换身份是首要条件。
其次作为一个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教书育人前自己要先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紧跟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的脚步,做到问不倒教学时候运筹帷幄。教师对自身信息素养的高要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加了解课堂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架构。
2.激发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心理学认为,当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加快认识该事物;而毫无兴趣时,认识的速度就会减慢,或者不会接纳和理睬。
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时,教师首要考虑的是让学生有争取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的思维,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才可以在教育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每节课都应该设定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只有有明确清晰的目标,才会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教师可以采取远景目标教学和近景目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远景目标,现在为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走进千家万户,将成为全社会应用交流的工具。在21世纪,文盲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近景目标,每节信息技术课开始时候就要展示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场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取心以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投入到学习中。
每个人都有胜负欲,学生时代对于竞赛性的活动都很乐意参加,教师可以在教学课程中加入竞赛性活动。举例来说,在信息技术课程初期,我们需要教学生学习双拼打字或者五笔打字,教师可以精心挑选学生们背诵过的文章作为范文,在规定时间内容学生们将文章输入到文本工具中,此时便可以决出输入速度的快慢和准确度。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勇于挑战自我挑战他人,同时也会去思考如何更快更准确的输入汉字,对输入法的使用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3.引导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育中一旦触发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學中可以精选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任务,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联想分析,提出多种解决方法。
举例来说,我在教学网络应用知识的时候,需要从各种不同的万维网中收集信息,无论是图片、音频还是视频,需要下载收集进行整理。在我未进行操作前,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个任务,在百度搜索到我们所在的城市,整理一小段城市介绍到文档中。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增加图片、视频或者音频,做好的同学可以进行展示。
在这堂课中,我并没有先教如何去保存下载对应的信息,而是需要同学们去开动脑筋如何获取到有效信息,我在课堂上看到有的同学翻开了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在网页上进行操作,也看到了有的同学会去向已经想出办法的同学取经,甚至有的同学还学会了用搜索引擎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时间一到,速度快的同学已经完成了任务,此时我会将我观察到的情况和要教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再传授给学生们。
4.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特性,再加上班上学生的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录知识点做好笔记,课后完成家庭作业。这种学习方式显然不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学习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们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我讲解word表格修饰的课程时,我只讲如何添加一个艺术字的操作,针对这个艺术字的一些“文字效果”和“边框和底纹”选项,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去操作word中的各个功能,最后完成一个漂亮的表格,甚至可以在课堂上评选出来最好看表格,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们自主的去钻研新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泛泛而谈,将所有的知识点部分重点的全部教学,这种情况下学生摸不清重点。因此教师要学会抓住重点,知识点要做到少而精的讲解,另外要针对学情化繁为简,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程动画,配上音乐做成多媒体课件,运用音频和视频结合的方式,把枯燥的东西变形象化,学生们一听就懂,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5.教学实践
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每节课我会把它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讲授知识点,后一部分让学生自由探讨、实践操作。在下课前的5到10分钟可以让学生们分享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操作。
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每节课应该留够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例来说,在教学了电子表格制作后,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成绩单,针对这份家庭作业,学生们会先进行构思,再去搜集素材,最后上机制作一份成绩单,在完成家庭作业的阶段中,学生们充分活跃思维,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会问同学们有没有人了解这堂课要讲的内容,充分给予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实践操作之后,我还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运用了哪些功能进行设计等,对做的好的作品给予奖励,这样做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中学时期是学生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充满想法的小脑袋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实践表明,一个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产生对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们多思、敢问、敢做、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积极参与课堂小任务,让学生们敢创造,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教师应善于从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立脚点,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教育部.
[2]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蒋艳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