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
摘 要: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语文课是一门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们涵养的学科。因此,本文以高中语文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探究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多媒体;合作化;读写化
语文课程具有文学性、审美性,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高中语文教师应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语文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多媒体模式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多媒体的语文课堂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富有趣味与感染力的授课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兴趣,数字化的课堂就是能通过视频、动画、音乐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很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数字信息化的语文课堂为学生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感官刺激,作文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审美素养才能产生灵感的,同时,多媒体的呈现可以为学生打卡思路,学生在视频中,歌曲里提升文学素养,这样的方式都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也会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课文时的时候就设计了多媒体模式语文教学的新课堂,我为学生播放了《红楼梦》的电视剧片段,同时开展经典著作的的小型交流读书课,学生通过课文的引申阅读可以进一步理解文中对人物发描写手法,学生经过观看视频激发起兴趣,更容易记住性格泼辣的王熙凤、深谙世故的薛宝钗、性格清冷的林黛玉、天生傲骨的晴雯、通达明理的贾母,我为学生播放了歌曲《枉凝眉》,画面和声音更能调动学生的感官,活跃课堂氛围。多媒体模式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于文字的敏感程度,提升课堂效率。
二、合作化模式语文教学,增强学生思维性
合作化的学习是一个高效教学方法,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和交流可以开发更多灵感,积累更多知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而合作化的教学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大家集思广益,从而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诗歌中一些难点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合作性语文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将性与合作性的原则以及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发挥到位,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力图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例如,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提出了课堂讨论问题,“通过读课文,你认为廉颇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回答和见解。通过精读、通读、选读等方式,学生可以分析文章主旨和人物性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苏武传》、《张衡传》,了解更多《史记》、《汉书》等作品,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合作化模式语文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能力。
三、读写化模式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文学性
读写结合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文是文学作品的学习,也是语言技能的掌握,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高中生的水平与能力,在阅读方面与写作方面都要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并且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化增强,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学功底。读写结合是一种具有实践性、高效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为了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周记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并开展相应的“读书角”等阅读活动,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联结起来,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提升。同时,教师要为人师表的,这是我们需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因此,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学积累,养成读书与写作的好習惯,为学生做出最好的表率。
例如,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构建了读写化课堂。本课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节选,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阅读扩展活动,比如,我们在课堂开展“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对喜爱的人物、故事的主旨的想法,例如武松的勇敢过人、李逵的直爽率真,传统经典的名著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构建读写化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层面,增强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大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模式语文教学方式,合作化模式语文教学方式,读写化模式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性。
参考文献:
[1]陈锋.自媒体时代下的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初探[J].课外语文,2017(4):160-161.
[2]支明华.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分析[J].甘肃教育,2017(7):52.
[3]朱一唯.基于交际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