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放下成长

2019-09-10 07:22:44万莉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3期

万莉红

【关键词】  陪伴孩子 放下情绪 和谐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3-024-01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生命,孩子是这个社会未来的力量,孩子的成长与每个家长的陪伴是密不可分的。家庭给孩子成长提供了空间,家长的唠叨,孩子的闹腾组成了家庭的交响曲,家长的教导,孩子的受教构成了家庭的教育氛围。家长的潜移默化感染着孩子,影响着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教育孩子也成了我们每个家庭的必修课。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着孩子成长,教育孩子,对每个家长都是那么任重而道远!

一、案例背景

对于一个正在初中阶段读书的孩子,学习是她最重要的事,各科成绩,总分排名影响着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在女儿刚刚上初一的时候,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在学校里总是想找个聊天的朋友,因为此时刚刚进入新校园特别害怕孤独。

二、案例描述

一天中午放学时忽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你家孩子小雪今天数学课一节课没有上课,因为中午放学了,回家后和孩子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如果是故意逃课那后果就不好了。”我听了老师的话,脑袋一下就蒙了,心里念叨着这孩子真是让人不省心!

过了一会儿,孩子回到了家,小雪像往常一样和我说东说西,开心地说着班上发生的事,这时,我问她:“小雪,上午数学课讲了什么。”小雪很从容地回答就是上课呗,我大声斥责到:“你是不是逃课了?”小雪還是很镇定地说:“不是逃课,是嗓子疼看校医去了。”我更加生气了,狮子般咆哮到:“看嗓子要看一节课吗?”这时小雪低下头,我乘机进行说教,从逃课的危害,对老师的不尊重等等,小雪不耐烦了,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

可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要么不搭理家长,要么就是和家长顶嘴,亲子关系非常紧张。

三、案例分析

小雪的这种状态让我很担心,对小雪这次逃课进行了分析。在我们的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之间的话题永远是学习,不管是在吃饭还是在坐车,小雪已经出现了不厌烦的态度,而我们家长并没有去关注孩子的需求,只是关注分数的高低,小雪是不是用逃课对我们家长这种教育方式的反抗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咨询了相关的心理老师。心理老师也从内因和外因帮我分析了发生逃课的问题,我深知“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的体现”,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案例反思

我们这个家庭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家长不停地为孩子付出,比如在经济上,在时间上,在精力上都给了孩子,可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并没有换来和谐共处的好日子,而是紧张的亲子关系。

五、教育过程

1.孩子这样的状态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我和心理老师及时沟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孩子要有“同理心”,我就购买了有关青春期女孩的书籍,去了解十三四岁的孩子的心理,懂得他们的需求,对小雪的行为举止加深理解,也能站在小雪的位置去想问题,试着了解她们喜欢的明星,听她们喜欢的歌曲,了解她们的世界!

2.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虽然不搭理父母,虽然顶撞父母,这些举动其实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在小雪顶嘴时,我也不再生气的斥责,而是静静听,安静的陪伴,慢慢地,小雪的情绪波动没有那么大,也慢慢地安静下来。

3.看着小雪情绪波动不大,我就开始尝试用写信的方式和小雪沟通,有时在她早晨起床前,我已经在她的桌子上写了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一日之计在于晨”;有时在她晚上写作业时,我会给她写“有志者事竟成”......看着小雪认真看纸条的样子,我欣慰了很多。

4.放下就是开心,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对成绩的执着,放下对排名的担忧,放下对学习的永恒的话题。带小雪来到海边沙滩,来到湿地公园,来到小溪边,来到凤凰山顶,小雪开心快乐地蹦蹦跳跳,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我对小雪说:“我希望你以后有充裕的时间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能有尊严地活着。”小雪点点头,对我说:“妈妈,我知道了。”看着小雪这样心平气和地说话,我搂着小雪笑了。

陪伴孩子,放下情绪,和孩子一起成长,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痛苦,但是收获的喜悦是无尽的,家庭教育是个长期的任务,作为家长,我们感谢孩子,让我们有机会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每一次和孩子相处的过程都是一次德行教育,也是一场心灵盛宴。

总之,重视家庭教育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需要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这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让我们做个优秀的家长,让我们的孩子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