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坤
关键词:语文教学;随文识字;提高素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4-0050-01
鲁迅先生曾这样对识字进行诠释:“识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识字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以致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以认字为前提和基础”。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新教材更多地采用了“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方式。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意图在于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赋予了识字教学双重的目的。识字虽然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要把它作为基础,认识字、会写字才能读书、写作,同时在识字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搞好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读书,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这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随文可以记住字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识字一段时期后,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形近字、同音字对比教学;同一个部首扩展汉字进行教学,通过理解字义帮助记住字形的教学等。总之,让学生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反复与生字见面的方式让学生识字,应该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随文识字强调了语言环境 ,有利于学生理解与巩固
学生的认知规律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就是强调生字词的教学要和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随课文识字,生字词学过后,就在课文中重现,这种语言环境(课文)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是其他语言环境所不能替代的。通过诵读课文,生字词及时得到复习,对以后的巩固也极为便利。读课文,是接受规范语言的训练与熏陶,是进一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特别是对字(词)义理解得比较清楚,学生在写话、作文中的错别字就相对要少得多。
3.随文识字同时应注重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随文识字教学中,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我讨论,自我发现。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先让学生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想一想笔顺,算一算笔画,特别注意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写,最后教师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不要忽视学生的写字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4.随文识字有利于理解字义,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学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学生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概念,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我想,其实做倒随文释义并不困难,关键要看老师在教学中有没有这个意识,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有没有深入研究教材,有没有考虑到识字教学中包含的几个梯度。如果一下子让学生学那么多的字,学生就会感到压力很大。但是随课文识字就会减轻学生的壓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增强阅读能力,快乐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识字也是阅读的基础,只有以一定的识字量为依托,学生才能够自主阅读。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这些学习方法一旦被鼓励和激发,就会变成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在学生们看来印象最深刻,记得最牢,不仅不会遗忘,而且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越来越熟练和提高。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理解能力,便会主动阅读各种儿童读物,从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生字,又会想办法去识字,做到快乐识字。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语文,不仅增强识字效果,提高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识字是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而随文识字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又能提高识字的效率,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容易。经过长期随文识字教学,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怀平.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168
[2]李红,李美.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04):107-108
[3]颜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A].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2010.5
[4]胡永平.如何对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全面开发和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