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臣 王福玉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以“家庭—学校—社区—地球与宇宙”不断扩大的学生生活经验圈为脉络,构建低、中、高三个学段教材的循环体系。教材基于学习进阶理论,以体现学生主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走近科学》作为全套教材的起始单元,不仅体现了教材的整体特点,还较好地实现了起始单元的引领功能。
单元内容简介
单元页大图展现了我国自主研發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的情景,画面冲击力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代表了地球与宇宙学习领域。右侧三张小图分别展现了机器人做家务、儿童玩小风车、蜥蜴伸出长舌捕食的情景,表示小学科学课程还研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内容。单元页四幅图代表了不同的学习领域,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圈紧密结合。这样设计是为了说明在学生的身边、更远的田野,甚至遥远的太空,处处有科学,从而引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走近科学》单元是由《科学真有趣》《袋子里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三课组成,具体内容见表1。教学内容涉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体现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各维度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单元特点分析
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本单元对低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具有引领作用。
1.基于学情选择课程内容,激发兴趣
与磁铁有关的游戏,多数儿童上小学前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对磁铁很感兴趣。从破解“钓鱼游戏”的奥秘入手,进入科学课的学习,对刚上小学的儿童来说,无疑充满了新奇与挑战,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会发现:原来,科学课这么有趣!
儿童自出生起,便开始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教材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在有趣的“解暗箱”活动中完成探究任务。在“解暗箱”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人体不同感觉器官有不同的作用,感觉器官是我们观察事物的好帮手。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教材并没有直接介绍五种感觉器官和它们的作用,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归纳和总结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26处提及科学兴趣,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在设计科学实践活动时,非常注重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教材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入手,让学生感到科学有趣、有乐、有情,从科学乐趣上升到科学志趣。
2.基于学习进阶,组织有逻辑层次的课程内容
作为学习进阶的起点,本单元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证据,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从《科学真有趣》一课开始,教师就让学生了解观察、实验、制作、测量等常用的搜集证据的方法。《袋子里面有什么》一课,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辨识物体,同时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相同和不同》一课,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观察方法进行比较和分类。这三课从无意识观察到有意识观察,从简单观察到综合运用不同感官进行观察,促进学生科学知识不断积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逐步提高。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科学方法是一条暗线,好的学习方法如同点石成金之术,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始终以科学方法这条暗线贯穿课程内容,在关注科学概念进阶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践能力。
3.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即习惯”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观点。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极其重要。乐于探索、善于倾听、有序表达、积极合作、安全操作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养成这些习惯,但是在一些提示语中渗透了这些观念。在科学实践中的某个环节,教材会以编者语言或学生的语言,提醒学生在活动中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习惯,要从第一堂课开始,让好的学习习惯陪伴学生的小学阶段乃至终生。
单元教学实践分析
教材是上好科学课的重要因素,教师如何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下面以《袋子里面有什么》一课为例,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在探究袋子里面有什么的活动中,能说出眼、耳、鼻、舌、手(皮肤)等人体感觉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用多种感官观察、辨识物体,能初步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声音、气味、触觉、形态、味道等。
●在探究袋子里面有什么的活动中,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在运用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时,能意识到要注意安全。
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教材在科学实践中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用听、闻、摸的方法,辨别袋子里面有什么。打开袋子看一看,我们的观察对吗?尝一尝,它们是什么?想一想,观察物体时我们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由表及里,从分到总,最后归纳出感觉器官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编者意图,在材料选择、方法指导等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设计有结构的材料,引发认知冲突
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精心选择了7种具有明确感官指向性的材料:铃铛、香皂、香蕉、荔枝、橙子模型、食盐、白砂糖。这些材料中,每种材料都可以通过两种以上的感觉器官观察、辨识。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学生用耳听、鼻闻、手摸等感觉器官观察、辨识袋子中的物品,铃铛、香皂、香蕉、荔枝基本可以确认。对于橙子模型,学生很难想到它和真实的橙子的区别,这是教师故意设置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辨识物体有时需要多种感官参与,为下一课综合运用感觉器官观察物体埋下了伏笔。对于辨识袋装的食盐和白砂糖,当用眼看、手捻等方法仍不能确认时,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顺势引导他们进入用舌尝的环节。通过有结构的材料,五种感觉器官在本课自然而合理地得到运用。
有结构的材料可以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探究动机,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更多的科学秘密。材料的结构性直接影响教学实践。本课教学针对不同的感觉器官选择材料,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教学活动层层递进,逐次展开。
2.注重观察与描述,培養良好的表达习惯
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是低年级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科学方法,学习这些方法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始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准确地描述观察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要指导学生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尽量采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这样可以让他们的观察更加仔细,表述更加符合逻辑。
在《袋子里面有什么》一课的开始,教师提问:不打开袋子,怎样知道袋子里有什么?针对学生提到的听、闻、摸等方法,教师追问:用什么听?听到什么?用什么闻?可以闻出什么?用什么摸?摸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相应感官和功能的关键词板书或板贴到黑板上,比如,耳朵——声音;手摸——外形、轻重;鼻子——气味。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完整的句式来描述观察的过程和方法,如:
我用耳朵听到________的声音,因此我认为袋子里有________。
我用鼻子闻到________的气味,因此我认为袋子里有________。
我用手摸感觉到________,因此我认为袋子里有________。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从科学课的起始阶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规范地观察、准确地描述。能否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清晰程度,体现学生的观察方法是否规范,观察到的现象是否准确。在规范的观察与描述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具体的观察、比较的方法,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3.适时评价,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过程是由提出问题、尝试解决、交流概括和有效迁移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不断往复的学习环,在尝试解决和交流概括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习进程往复多次。处在这个学习环中心的“适时评价”,起着推进或监控学习进程的作用(如图1所示)。
《袋子里面有什么》一课的教学,针对各个环节设计了小组评价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用这个评价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规范表达、注重合作。
结合评价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给予适时点拨与反馈,促进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例如,对于橙子的辨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评价推进教学。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学生摸到橙子模型后可能认为是球、橙子、橘子,或是其他球形的水果。打开袋子后,多数学生认为那个球形的东西是橙子。此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橙子,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橙子”的异同,引导学生从颜色、硬度、气味等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辨析,达到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正确辨识的目的。
教学评价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评判,而是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适时提供必要的指导,不断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这种贯穿整堂课的过程性评价,能够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探究活动,在兴趣盎然中完成科学课的学习。
《走近科学》单元通过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发现科学的奥秘,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
北京市密云区季庄小学(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