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园园
一、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解析。二项式定理是初中乘法公式的推广,是排列组合知识的具体运用,是学习概率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中学教材中的二项式定理主要包括:定理本身,通项公式,杨辉三角,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等。
通过二项式定理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同时在求展开式、其通项、证恒等式、近似计算等方面形成技能或技巧;进一步体会过程分析与特殊化方法等等的运用;重视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世界观的培养和形成.
二项式定理本身是教学重点,因为它是后面一切结果的基础.通项公式,杨辉三角,特殊化方法等意义重大而深远,所以也应该是重点。
二项式定理的證明是一个教学难点.这是因为,证明中符号比较抽象、需要恰当地运用组合数的性。需要用到不太熟悉的数学归纳法。
(2)学生学情分析。二项式定理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继续,它所研究的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表现为二项式的乘方的展开式,也是解决某些整除、近似计算等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在初中是以多项式的乘法展开为载体,从具体式子感知多项式的展开。学生进入高中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在数学符号化、公理化、抽象化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锻炼,逻辑推理能力、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训练,特别是,前一节学习了计数原理后,对该节课推导二项式定理奠定了基础。从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点分析,大部分学生解决展开式采用的是的不完全归纳法(猜想),与初中学习的多项式的展开结合起来,从的展开式的形式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然而,无穷大时,能保证展开式恒成立吗?
(3)教学策略分析。在教学中,努力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以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尽量创造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尽量引导学生的发展和创造意识,以使他们能在再创造的氛围中学习.
(4)教学目标设置。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能利组合思想证明二项式定理;②能利用通项公式求某一项的系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和探究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化归的意识与方法迁移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体验二项式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和严谨。
教学重点:用计数原理分析、的展开式,推导二项式定理。
教学难点:利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发现二项式形成单项式之和时各项系数的规律。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因疑惑而激趣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下面两个题: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
观察学生反应
教师板书:二项式定理: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在困惑中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方法,让多数学生能动手动脑,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是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数学不是冰冷的美丽,她是来自现实的火热思考。问题情境中渗透数学史,且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2)亲身体验,探索新知
教师:就是四个相乘,刚才求得的展开式是这样的:。
请思考问题:①展开式中各种类型的项是如何得到的?②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分步计数原理:第一步,第一次取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二步,第二次取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共四步,共有项。
【设计意图】教师确定研究方向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回忆计数原理。
教师提示:是2个相乘,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每个再相乘时有两种选择,选或选,而且每个中的或都选定后,才能得到展开式的一项。于是,由分步乘法原理,再合并同类项之前,的展开式有4项,而且每一项都是的形式。
每个都不取的情况有1种,即,即前的系数为;恰有1个取的情况有2种,即,即前的系数为;恰有2个取的情况有1种,即,即前的系數为;因此,
【设计意图】预设当学生思维遇阻时,降低难度,让学困生体会展开式的项及其各项系数的由来;引导学生用计数原理进行再思考,分析各项以及项的个数,这也为推导的展开式提供了方法,使学生在后续的探究“法”。
(3)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深层次的参考与到课堂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加深对所得结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做到吕传汉教授提出的“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
【问题】各二项式系数之和是多少?即
【教师点拨】
(1)将二项式定理左边、都赋值为1,得
(2)二项式定理给出了一个恒等式,即对两项、的一切取值都成立,因此对其特殊值也成立,赋值法是解决与二项展开式系数有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二项式定理中令,那么二項式定理变成一个关于的函数。所有各项系数和就是。
【设计意图】适当拔高,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好的数学问题能点燃学生的激情,好奇心总能激发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4.典型例题分析
五、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是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而“再创造” 的本质是学困之时、疑难之处为学生搭建好合适的“脚手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把二项式展开从多项式乘法中脱胎出来,自然地与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知识建立联系。执教者采用“先特殊后一般”、“先低次后高次”、“先局部后整体”的探究策略,以研究“中项的系数为什么是4”为出发点,以语言、图形、文字等3个不同感知为着眼点,启发引导建立“取数模型”,让学生感受“用组合来研究二项式展开”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