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摘要:实施有效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的分量,教师有必要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将从语文教育的现状以及提升高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语文学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一方面在于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运用自身语言运用能力去感受蕴藏在语言材料的文化精华。但是由于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以达成这两方面目的的进程。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寻找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以下,即是笔者关于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思考。
一、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由于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比较紧张,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难度也比较大,这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放在阅读书籍方面的经历大幅度减少,看课外书的时间也相较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大幅度减少。这就会进一步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作为基础,给教师开展阅读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育时仍旧会存在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没有把学生放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旧依照把教授知识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不注重能力的培养的现象。总之,这些不良的现象阻礙了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由于语文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上述问题,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寻找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1)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项教学任务,又是获取学生审美愉悦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教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实现阅读水平的有效提高。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做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学生推荐他们喜欢的相关类型的书籍。也可以每周找出一节课,对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片段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挖掘书籍中的有趣的地方,借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读书角、读书交流会等形式给学生以进行分享,使得读书的形式更加多样,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有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阅读体验有一定的尊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提出比较高的要求,让学生能够从主题进行把握,对文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把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从阅读规律的角度出发,向学生讲解阅读知识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对阅读知识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3)鼓励学生进行精读细读。精读细读是相对略读而言的,读者通过略读文章能够更为仔细地去感悟文本内容,挖掘文本内容中的隐含内容。帮助读者通过把握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斟酌词语、运用句子以及应用表达技巧这几个方面去体会作者的在写作方面的高超技艺。另外,高中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需要摒弃之前只从很浅的地方进行分析的习惯,而要学会把握文本之中的言外之意,去深究作者真正想要把握的内容是什么,探究词句之外的引申义。
比如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认真的去挖掘那些平凡故事后的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世界的思考以及鲁迅先生在写文章时那些被隐藏得不那么明显的写作手法。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为具体例子,《狂人日记》看上去真的只是一个患有迫害妄想症的人发病时,总以为别人要害自己时而写下的日记。然而,这篇文章的背后却是对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控诉,是对时代、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这篇文章看上去并没有用什么特别的写作手法,单单是对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眼中世界的描述。然而,他却运用了西方写作手法意识流手法展开描写。这些隐藏在文本字词之下的内容,这些能够极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文章,能够推动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文本,是不可能单纯地依仗略读就能够有效把握的。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精读细读,以更好地体会文本内容的深刻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及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精读、细读等多个角度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国.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常淑君.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01.
[3]唐钰.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内蒙古教育,2018(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