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仪式感的价值缺失与复归

2019-09-10 07:22陈颖娇,彭先桃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仪式感儿童节幼儿园

陈颖娇,彭先桃

【摘要】儿童节作为一种国际纪念日,是教育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仪式活动。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具有帮助幼儿形塑自我、升华情感和规约行为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现实的幼儿教育生活中,儿童节迷失了其仪式感的本源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节无儿童”和“儿童节无节日”。要实现儿童节仪式感的价值回归,必须做到:增强幼儿的主体性体验,丰富儿童节的精神内涵,提高儿童节活动的规范性。

【关键词】儿童节;仪式感;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04-0008-04

【作者简介】陈颖娇(1992-),女,广东湛江人,长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彭先桃(1966-),女,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其初衷在于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人权,改善儿童的生活[1]。如今,儿童节已然成为一种仪式活动,成为幼儿必过的重要节日。然而,近些年关于儿童节活动形式化、表浅化、异质化以及儿童主体缺位等的批判声愈发高涨,儿童节的核心功能与形式在演变,其应有的精神实质也在异变。儿童节作为幼儿本应最喜欢、参与度最高的节日,迷失了它本真的仪式感。因此,很有必要正确认识儿童节仪式感的作用,审视并重视儿童节仪式感的价值缺失问题,实现其仪式价值的复归。

一、儿童节仪式感的应然价值

仪式是指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2],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认为,仪式中能产生一种情感能量[3],这种情感能量被引申为仪式感。仪式感这一术语进入了学术视野,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有学者认为,仪式感是参与仪式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主观性感受[4];也有学者认为,仪式感是人们内心对仪式的精神性需求[5];法国童话《小王子》里写到,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6]。儿童节的仪式感是指幼儿在六月一日这样特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参加较为固定的、具有情感意义的仪式性活动而产生的与平素不一样的、庄重的心理体验。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具有形塑自我、升华情感和规约行为的本真价值。

(一)形塑自我

富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可通过系列连带的心理活动(如期待、意象等)转变为符号资本,对幼儿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帮助其形塑自我。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事物本身世俗化的内容和功用往往不能对个体产生影响,事物本身作为符号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才是影响个体的决定性因素[7]。儿童节对幼儿的影响不在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物质享受,而在于其作为仪式符号的象征意义。儿童节仪式感是对儿童主体身份的确认和强化,儿童节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位置以及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种角色符号可帮助幼儿确立身份意识,促进幼儿的自我认知。此外,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指出,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使得个体形成与认知符号相关的成员身份感[8]。儿童节仪式感使幼儿得以感受到来自成人和同伴的关注和重视,使其存在感得到强化,从而深刻体验到“我”的价值和责任,而这种“我”的身份感可带来情感能量,帮助幼儿重新认识自我。通过儿童节仪式感,幼儿自覺地进行同伴间和成人间的比照模仿,并以独立的主体意识进行身份对比和社会化学习。因此,儿童节的仪式感可以引发幼儿的自我认知,使其通过集体中的个体角色形塑自我,并在寻求集体一致性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身份价值,进而激发其主体意识下的社会感知。

(二)升华情感

富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可为幼儿提供舞台表现的机会、创造各种情绪体验,从而引发幼儿真实的心理感受并促进其情绪表达,进而促进其情感的升华。一方面,仪式常常会创造不同的情绪体验[9],幼儿在儿童节仪式感的体验中更容易受到感召和渲染。儿童节中的特殊装饰、色彩、音乐等艺术元素可触发幼儿的情绪场,给幼儿带来丰富而愉悦的感觉体验。这种有仪式感的儿童节绝不仅是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欢腾”[10],它所营造的隆重气氛可唤起幼儿丰富多彩的情绪情感。例如,儿童节的舞台展演增强了幼儿的表现欲和参与欲,带给他们愉快、欢乐的体验,也宣泄了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并非只是简单的程式化过程,而蕴含着升华的情感。富有仪式感的儿童节为幼儿创造了日常生活中难以经历的“高峰体验”,这种“超验”的经历可形成强烈的情绪场,使幼儿的心理感受因这种情感能量而显得与平素不一样。身处不一样的时空环境势必会让幼儿产生热烈的情感体验和特殊感受,并伴随着幼儿在儿童节仪式参与中所投注的努力、精力和期望等升华为深刻的情感,进而激起幼儿超常的情感情怀,激发他们以庄重、认真且热情的态度对待生活。

(三)规约行为

富有仪式感的儿童节不仅具有表演性,而且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性使其产生一种能够作用于幼儿身心的动力能量,规约他们的行为。首先,仪式本身就是某些用于特定场合的、规定好了的、明确的行为方式[11]。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具有其约定俗成的规则程序和行为方式,它规定了儿童节的参与者应有的仪式行为。例如,儿童节的表演活动,作为一种集体仪式,它不仅包含许多普遍、共有的认知模式和心理现象,而且包括音乐、舞蹈、吟诵等强调群体成员之间协调一致性的仪式行为,这些仪式行为有着聚拢、规范的作用。其次,儿童节的仪式感可以使幼儿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价,并依据正确的评价改善并发展自己的行为。儿童节仪式感中往往包含着付出感,付出感下独特的价值体验使儿童节在幼儿的心中显得与众不同,从而增加了幼儿对儿童节的满意度和积极性,这种好感和动力进而可以调整和改变他们的行为。最后,仪式也是一种模仿过程,仪式使“昨日重现”,并将过去的事件作为未来行为的基础[12]。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可以让幼儿在模仿过程中获得一种“实践性知识”,使其通过模仿或复制,将仪式行为内化,并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和强化以适应其所处社会圈的新情况。这不仅构成幼儿社会行为能力的基础,而且对他们日后生活中的仪式感产生重要影响,使幼儿用认真、有趣的态度开启生活。

二、儿童节仪式感迷失的实然审视

仪式感作为一种主观性心理感受,是幼儿心灵成长和精神启蒙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节必须有仪式感。然而,仔细审视国内幼儿园的儿童节活动,缺失了其应有的仪式感价值,主要表现为“儿童节无儿童”和“儿童节无节日”两大方面。

(一)儿童节无儿童

儿童节中的仪式感可依据是否由幼儿主动创造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成人积极营造和传播而产生的仪式感,二是由幼儿主动体验和形塑而产生的仪式感。前者以成人策划作为手段,后者以幼儿的体验作为目的,无论是何种形式,过儿童节本身就可以给幼儿带来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获得的关键就在于幼儿的主体身份。然而,展示型汇演是幼儿园最主要的儿童节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到实施,都是由成人发起、由成人安排,本应处于主体地位的幼儿被边缘化,沦为节日表演的“活道具”。

首先,儿童节的活动目的“无儿童”。幼儿园精心准备的奢华而丰富的庆典表演只为迎合家长、领导以及教师,满足成人的视觉体验需求。幼儿沦为教师展示成果的“工具”、家长虚荣摆弄的“人偶”、领导绩效成就的“标本”。在这本属于幼儿的节日仪式中,成人是指导表演的观众以及享受節日欢乐氛围的主角,幼儿却不幸地沦为娱乐的道具和配角,幼儿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被边缘化。这种组织文化下的儿童节庆典活动实际反映了幼儿园以“成人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以及对面子文化的过度关注[13]。其次,儿童节的活动准备“无儿童”。在六一活动之前,幼儿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大量的排练预演工作,烦琐的准备工作必然会挤占他们的一日生活,使常规和礼仪失序,这种“集训下的放养”实质是对幼儿正常教育生活的侵犯。更有甚者,从四月底就开始持久训练,并且挤占每日的午休时间,幼儿被迫顶着炎炎烈日,疲惫地在舞台上进行反复排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安静下来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14]。最后,儿童节的活动内容“无儿童”。儿童节活动中的成人意志长期存在,儿童节的活动内容从节目设计、材料选择到演练展出都是在成人的指挥下完成。成人审美标准下呈现的,不是幼儿的童真和可爱,而是成人无知和无序的庸俗趣味。“T台秀”“热舞秀”中的幼儿身披迷你版的成人服装,在俗套的情歌背景中尽展“浓妆艳抹”“搔首弄姿”“气质不输大人”。这种“小大人”观下的儿童节失去了童心、童趣、童味,迷失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方向。

(二)儿童节无节日

儿童节属于节日的范畴,有其节日特殊性,因其节日感而与普通日子不同。从节日的时间点来看,儿童节突破了日常时间的匀速流逝和常态连续,是常态时间的转折点、承启点;从节日的活动内容来看,儿童节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平淡和固化,是日常生活的新意点、起潮点。儿童节作为节日的仪式感固然不可缺少。但是,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儿童节的节日气息逐渐消减、“节日味”褪去,其本源的仪式感也逐渐消退和淡化。

一方面,儿童节的节日功能在消退。节日具有综合性的功能,儿童节作为幼儿园节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功能,而且具有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从儿童节的起源来看,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幼儿成长、谋求幼儿福利和保障幼儿权利[15]。而大部分幼儿园的儿童节只是“走过场”,脱离了其精神内涵,忽视了幼儿的基本权利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失去了教育、文化和娱乐的功能。同时,以展示为主的活动形式也偏离了儿童节的创立宗旨,其节日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异化。虽然幼儿园将儿童节看成是最重要的庆典活动,倾注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制造欢乐气氛,但是成人过分干预下的儿童节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幼儿,幼儿并不能真正体验到儿童节的节日价值。另一方面,儿童节的节日体验感在淡化。“儿童节快乐”已经不再具有真正意义的快乐[16]:过多的节目量和任务量会大大降低幼儿的快乐感和日后对儿童节的期待感;教师的严厉苛求和过长的排练时间让幼儿产生疲惫心理,失去节日的兴奋感;见者有份的奖励机制让幼儿对是否参与儿童节活动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守旧、俗套的活动形式使幼儿觉得这种节日很无聊,大部分幼儿对儿童节毫无期待之情;舞台表演的“选拔制”更是让一些落选的幼儿无所事事,甚至会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节日氛围淡漠甚至抵触。因此,无论形式再新颖、排场再大,一旦迷失了其作为节日应有的仪式感,儿童节将对幼儿毫无意义。

三、儿童节仪式感回归的必然路径

儿童节不同于纯粹的仪式活动,当前幼儿园的儿童节活动并不缺少仪式,真正缺乏的是仪式感。因此,必须采取策略实现儿童节仪式感的价值回归。

(一)防止“主体缺位”:促进幼儿的参与体验

仪式感指向的是仪式活动中的精神性需求,儿童节庆典是一种群体性的仪式活动,幼儿参与体验的程度决定了儿童节仪式感的精神意义能否得到承认。当幼儿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儿童节仪式活动策划、筹备和实施的全过程时,更能有效地增强其“参与感”,让其更加深刻地体验儿童节活动的仪式感。因此,尊重幼儿在儿童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成为组织和开展儿童节活动的重要原则。具体而言,在组织策划儿童节活动时,幼儿园要改变以往由领导和教师直接设计、实施活动的方式,赋予幼儿充分的主体权利,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节目的筹备以及场地的设计布置等全过程,成为儿童节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而不是任由安排的旁观者、出场者。此外,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必须以儿童对儿童节意识形态的高度接纳和认可为前提。在举办儿童节活动时,幼儿园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使儿童节的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特点,并创设和营造一种极具感情色彩的仪式情境,真切地唤起和触动幼儿的心理情感,增强他们的仪式体验感。

(二)避免“流于形式”:丰富节日的精神内涵

只有通过感性的活动方式,设置具有强烈情感的情绪场,让幼儿感知并接受儿童节仪式中的各种象征符号所传达的教育思想、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儿童节的仪式感价值。一方面,儿童节庆典作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节日活动,是幼儿园理念文化的有形载体。幼儿园应以本园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作为特殊的“身份标识”,创造性地设计出富有特色的儿童节庆典,而非将儿童节视为一种固定化的常规管理活动,避免“重活动、轻仪式”的情形。对此,幼儿园在儿童节活动的组织策划过程中,应该打破一成不变、移植他人的形式,从活动的主题标语、流程策划等对幼儿进行园本符号的引导、启发与调动,消除儿童节的单调、枯燥之感。另一方面,儿童节作为世界性的纪念日,承载着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精神。幼儿园的儿童节庆典要重视其精神意蕴,避免形式化的“伪仪式”。幼儿园应该重视并深化儿童节的精神内涵,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传达国际儿童精神,关注儿童权利,以复归其仪式价值,而非片面宣扬幼儿园的利益声名,刻意追求盛大喧嚣的仪式场面。对此,幼儿园在组织策划儿童节庆典时应以儿童精神为活动目标,通过知识宣讲、诗歌朗诵、音频传达等手段宣扬儿童的主体身份,从意识观念上增强参与者的内心触动。

(三)克服“随意虚无”:提高儿童节活动的规范性

儿童节庆典是幼儿园中充满意义的文化仪式,要发挥其仪式感的教育、文化和娱乐功能,就要摒弃那种无所谓仪式、仪式感无用的观念。仪式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幼儿生而有之的,它需要成人的培养和引导。对此,幼儿园需要转变对儿童节仪式感的狭隘认识,深刻把握其价值内涵,避免将儿童节仪式感视为可有可无的“鸡肋”或虚无缥缈的“冗余”而随意简化省略。此外,应在整合幼儿教育的价值理念和儿童的身心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设计、规划并组织好儿童节活动,使儿童节的活动既符合幼儿的教育理念,又能通过心理仪式感切实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丰富幼儿的情绪情感和规范其行为。儿童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仪式感的儿童节必须具有情感表达、意象传播的内容诉求,必须采用直接可感、耳濡目染的传播方式。因此,幼儿园要通过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直接的程序规范,将儿童节仪式感所包含的内在规定落实到幼儿的一言一行中,以提高儿童节仪式行为的规范性。此外,兒童节仪式感的获得并不只是依靠仪式中完整严格的程序式规范,而是需要日常的深化。幼儿园要将儿童节活动中的仪式性规范和要求与幼儿一日常规中的礼仪规范相结合,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重塑幼儿的良好仪式行为,强化其仪式感。

【参考文献】

[1][15][16] 洪婕.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2][4][11] 蒋红斌.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及其限度[J].中国德育,2017(20):21-25.

[3][8]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72.

[5] 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97-101.

[6] [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李继宏,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97.

[7] [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43:2.

[9] 倪辉.大学仪式的形态、特点及功能:道德教育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29-33.

[10] [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敬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06.

[12]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赵雅量.教育中的仪式:演示、模仿、跨文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2):130-142.

[13][14] 田甜,黄少芸.从“展示型”六一活动考察幼儿园的组织文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4):189-190.

通讯作者:彭先桃,236377014@qq.com

(助理编辑 王平平)

猜你喜欢
仪式感儿童节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快乐的儿童节
少年成长的仪式
想念幼儿园
我的儿童节
过节了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