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2019-09-10 14:46:29黄帅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电能计量产生原因改进措施

黄帅

摘要:我国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不断进步,社会对于用电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作为结算电费依据的电能计量装置如果存在误差,就会影响供用电双方的利益。为了使电力计量公平合理,必须找出引发误差的原因,并对相应问题进行改进。

关键词:电能计量;误差;产生原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针对变电站所开展的技术改造工作被提上日程,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改造对象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变电站运行需要应用到的其他设备,但是设备落后的情况在变电站内部仍旧存在,如果变电站所应用的二次回路导线存在线径过细的问题,极易导致电能计量出现误差,另外,电能表、互感器等设备,同样存在导致误差出现的可能,因此,明确导致电能计量出现误差的原因,联系实际制定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能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1由外部温度和电流、电压原因引起的误差

经过对电能表计量误差的研究发现,当电能表所处环境的温度出现短时间大幅度异常时就会影响电能表的计数。并且,当电能表内部电流和外界线路的电流出现差异时,电能表计量也会出错。电压导致的误差也与电流原因出现的误差类似,只要电能表内部电压与外部线路上的电压出现差异,就会使滑轮转动出现变化,从而导致电能表计量不准确。

1.2电能计量装置使用不规范原因引起的误差

在实际使用中,电能计量装置使用不规范是导致计量出现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进行有功电能计量时,工作人员利用计量表三相三线电路的有功电能进行计量时,此时会发现出现回流状况,而且三相负荷不均衡,导致会出现零序电压。一旦通过这种方法供电,就会使电能表显示的消耗功率远低于实际耗电量,从而导致电能表的计量出现较大误差。除了不规范操作外,在电能表的安装技术中,也容易出现因电力员工自身技术薄弱出现的安装问题。安装电能表时,施工人员大多是参照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没有根据电能表的安装使用说明严格操作,这也会导致电能表在实际运行时产生误差影响计量准确性。

1.3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原因引起的误差

电能计量时,由于一些电能计量装置没有专用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就会在二次回路上安装相关装置。这就导致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的电压与电能表端不一致,导致最终电能表的计量出现误差。二次回路上安装的设备,本来与电能计量无关,但是在接入后导致二次回路的负电荷增加,导致线路压降。电流互感器也会因线路的相移和压降出现误差,使电能表的计量受到影响。

2降低电能计量误差的改进措施

2.1应用专门的电流及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的不合理应用,还会导致电压端子在短时间内被氧化,增加接触点和二次回路电流,最终导致二次降压的增大,调查结果表明,二次降压给计量带来的损失约为1.5%。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发现,在计量回路时,应用专门的电流及电压互感器,能够杜绝二次负载过重所导致的计量误差的情况出现,另外,从实际出发,对电流及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加以选择,可以突破保护要求给电网造成的制约,保证二次电流始终处于标定电流的30%及以上,计量的准确度自然会随之提升。应用专门的电压互感器,则可以降低至少30%的二次负载,为“电压互感器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条件”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这样做还能够避免测量、保护或其他因素给电能计量带来影响。

2.2利用电容补偿将电压互感器的负载能力进行提升

组成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负载的设备包括继电器、计量仪表和二次导线,上述设备均属于典型的感性设备,而组成机械式电能表所需的电流及电压元件的构成以线圈为主,因此,可将其视为感性负荷。实践表明,将电容与电能表接线端子处进行并联,超前电流被并联电容所吸收,则能够对感性负载所对应的滞后电流加以补偿。将属于磁场能的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和属于电场能的电容无功功率进行交换,为互感器和感性负载间所发生的能量交换提供补偿,使二次回路电流逐步减少,使降低二次负载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2.3利用电压补偿装置,提高二次回路准确度

当不正确地进行互感器二次接线时,容易造成二次回路电压降,进而出现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因此可以通过降低非正常电压降,减少相关误差。首先,可以通过调整导线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调节电压降。例如,在特定电压降和导线长度下,导线的横截面积应在2.5mm2之上。当导线横截面积在4mm2之上且中间无接头时,转动位置应该有充足的长度。同时在投产前,应对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进行测量,保证其在规定范围内。其次,可以通过电压补偿装置来改善电压降过大的问题。例如,在实际操作中,互感器负荷较小的设备中安装电压补偿装置可有效降低角差、比差,进而控制二次回路误差。调压器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一种电压补偿装置,通常情况下可以装置在设备及电源之间,与控制电板共同作用,有效调节负载电流和电压。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在回路中配置特定的电压互感器,也可以起到隔离电能表及仪表的作用,从而降低负载电流,减少计量误差。最后,可以通过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减少误差。通过将投产前的互感器合成误差、二次回路电压降误差等实际计量值统计为具体的数据表格。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时,通过将各项数据的对照分析,来调整电能表,从而减少综合误差。

结束语

经过以上内容的总结,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加大检测电力计量准确性的力度,并在安装时遵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调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电能计量误差,使计量准确度得以提高。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规范操作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采购和配置完善的设备,使智能电网快速建设,提高电能计算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刘启明,卫璞.浅析电能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7(33):167-168.

[2]康德功.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85.

[3]张颖,张旭.电力计量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相关建议[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2):187-188+191.

[4]黄文住.电力計量误差产生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21):129-130.

猜你喜欢
电能计量产生原因改进措施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9:42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26:44
电能计量应用中常见窃电问题分析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
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桥梁裂缝产生原因
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试论供电系统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