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共部分对于作业成本法的使用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就其理念方面来讲,预算绩效评价与该方法是相同的,但是在基于预算绩效评价的前提下,作业成本法能够从根本上加速绩效预算改革工作的进展。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需要较大份额的成本作为支撑,对技术引进后所需的成本及产生的收益进行权衡。下面我们主要就作业成本法在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当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预算绩效评价;作业成本法;运用
之所以要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对政府成本进行科学掌控。而我们这里所提到的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对传统成本核算法做出了相应的变革,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和作业成本控制力度得到有效提升,进而确保政府部门的和谐发展。
一、作业成本法的内涵与价值
作业成本法比以往的成本管理方法的数据更加具有准确性且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从而使间接成本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从这一观念出发,作业成本开始提倡产品消耗作业而资源被作业消耗的理念。作业成本法是现代成本管理方式中最具有有效性的方法,具备非常大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成本计算准确性和成本意识的提高。以往的计算方式中,动因(驱动动因)一般为产品数量,这样导致在成本控制上存在很多的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现代化的演变,在间接成本方面机械设备消耗增多,以往的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所需。对此,作业成本法能克服动因缺乏的现象以及将成本的计算的有效性,体现了作业成本法的价值。
二、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作业成本法的简称为ABC法,政府在对绩效评价进行强化、对预算资金进行管理以及对其成本进行实际核算的过程当中很大程度都离不开作业成本法。然而,在文章的最初我们也提到了作业成本法有着相应的困难和局限,有以下几点:一是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应用能够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所产生的利益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政府当中有部分管理人员出于某种利益关系在提出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广泛应用时不予配合。例如苏格兰行政院要求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在32个地方同时进行,结果只有一家进行的较为顺利且成果显著,其原因主要是这个地方的管理人员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对成本动因明确化,严格按照作业归集成本,对政府活动产出定量,这也是在刚实施作业成本法期间所必须要面对的。如果将大量的财务数据都转化为作业数据,要想明白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就需要数月了解每位员工完成一项作业所耗费的时间;三是初期构建作业成本法时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成本,包含员工培训、管理软件的设计、维护等,可能会出现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
三、作业成本法在预算绩效评价中的实际运用
因为实行作业成本法需要耗费高昂的成本,而其具体的构建又离不开有效的资源保障和政治支持,所以我国在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引入该技术后所花费的成本和后期所产生的收益情况进行权衡分析。
就西方一些国家的实践而言,在最初进行试点的时候不建议大范围的推行。这主要是由于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如果短时间内所定目标无法完成的话,会导致各利益相关主题对其具体效果表示怀疑;员工可能会觉得该方法的应用会造成裁员情况的出现,以至于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我国政府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可组建“试点项目”,為了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可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和专家指导,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作业成本模型的构建。而项目小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关键部门的主要活动来进行,比如可以在资源占用最多、花费较高服务成本的领域(高速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作为作业成本法的试点,从而使关键问题的重点信息突出出来。通过对这些部门或组织的行为方式进行改变,能够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会使工作量大大减少。在对作业成本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项目小组需要对作业成本模型进行不断优化完善,从而使成本的可见性得到有效提升。
实践表明,政府除了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来对成本进行纵向分配之外,在对其相关成本流程进行构建时也可以用到。我国政府可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之上,与平衡记分卡等结合进行绩效评价工作,在做事后分析工作时加强对财务效果和相关指标的应用,还要对多重绩效衡量维度(如成长、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等角度)做到统筹兼顾,从而对实际的工序的实施进行科学控制和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预算绩效评价方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情况,政府部门要想做到合理控制成本,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的时候融入作业成本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闻一,刘东进,唐启,杨辛,王勇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中交二航局桥梁项目成本管控[J].财政监督,2018(4):63-73.
[2]林娜.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走向[J].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5):61-68.
[3]刘天琦,李红霞.地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逻辑与现实—以粤京沪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6).
作者简介:
孙振菊,黑龙江省纪检监察干部学院,黑龙江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