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向着经济大国方向发展。大数据理念下传统金融体系发展改变,需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中分析大数据下做好经济金融管理的重要性,给出构建经济金融管理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给各个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依靠大数据的优势推动经济金融行业转型发展。我国经济金融管理体系中合理运用大数据,可以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大数据理念构建相应的金融体系,实现我国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数据下经济金融管理的重要性
大数据技术本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当前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其表现出来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显。人们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生产质量和生产规模上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这也是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相信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数据信息的价值将会持续增加,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有庞大的数据量构成的巨大数据库,这种数据库与传统的数据库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具体应用时,通过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实现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的时期,并将金融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内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信息搜集与整合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与优化,实现金融管理的科技化发展。普遍地认为大数据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对大量的异构数据进行分析、重新组织、挖掘等方法后所获取更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比起之前有着更大的价值。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二、大数据背景下经济金融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应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计算机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够成熟。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使人们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得到保障,从而进一步促进大数据的发展。
(一)个人信息易泄露
在大数据网络环境下,由于人们对数据的保存不当、使用不当等的不合理应用都会给人们带来信息泄露和被攻击的风险,情节严重的会产生一些无法估量的后果。
目前所说的大数据仅仅是对在面对多种类和数量的数据进行整合、交换、分析并在最后对这些大量信息中使新的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使用价值的这一行为的总称而不是对所谓数据大小的描述。由于人们在各个网站上进行注册时会填写一些像电话号码等这些重要信息。如果操作不当,导致这些隐私信息被非法获取就会给该用户带来很大的威胁。
(二)国家机密被窃听
大数据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大量的运用而且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也离不开大数据。
在2013年曾发生的“棱镜门”事件就是如此。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的网络用户都为之震撼。而长期的窃听他国的国家机密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要细心,要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
(三)金融系统面临巨大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黑客最为一种行业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黑客的攻击能力在不断地增长,系统一旦遭黑客的攻击,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短短几小时就会遭到巨大损失。比如:一旦银行的系统被攻击,一些不法分子就可以趁机入侵银行账户,使银行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
三、大数据下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一)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而控制风险以获得效益最大化是金融本质,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多且业务流程复杂,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相互依存且每个节点都可能出现风险,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随着供应链金融发展会逐渐暴露出新的风险点,直接影响到风险控制水平。供应链金融,建立在核心企业信用基础之上,开展部分或全部供应链链条的开展真实性交易的金融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顺利融资,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在不断发展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出现迅速发展财会的局面,就财务管理制度来看,普遍存在规章制度落后于财会工作现状的情况,因此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行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完善,增加制度的前瞻性。现代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引导。提升企业精细核算能力应不断细化核算科目,完善财务报账核算审核要点,完善业务、财务审批流程,层次审核把关。
(二)运营主体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作为互联网运营主体,在整个运营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提高自身对风险的识别意识,同时以此为基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利用,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权和保护,对整个风险防范操作流程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自身能够更好地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获取利益。要想全面提升互联网运营主体的风险识别能力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①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在从事整个金融活动中,互联网运营主体应根据实际需求构建一套完善的、符合自身未来发展的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其中包含贷前调查、贷中跟踪、贷后催账等一系列完整体系,从不同层面完善自身风险评估体系。②加强相关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应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认知能力和防范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保证员工自身职业操守,确保整个运营过程平稳、有序发展。
(三)加强金融机构基础建设与打击非法民间贷款
政府财务部门和各金融服务机构加大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由政府牵头鼓励,各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响应并主动加大对金融机构营业点的建设,并加强员工能力的提高,保证从业人员拥有扎实的金融知识与业务办理的能力,并建立奖励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借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金融机构与服务短缺的问题。
政府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民间贷款,保证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保护农民不受非法民间高利贷的困扰,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关金融机构加大拓宽资金链的力度,扩大资金供给的途径,保证农民在农业生产所需求资金的同时降低农民贷款的成本(如减少利息率、降低贷款所需抵押物的价值等),提高农民像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
(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大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很大程度上的依赖于大数据的技术能力。即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和知识的速度与能力。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人对大数据技术能力不够深入了解。因此,国家应倡导公众提高自身保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在准备一些电子资料时,应注意做到备份以防止因计算机系统遭到攻击导致自己的隐私信息被利用而给自己带来损失。
对数据进行加密是一種最为安全的保护形式。将所有的加密文件数据全程受到数据加密保护。未经允许,无法打开该文件,从而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即使被加密文件的密码被破解,加密后的信息也如同明文一样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由于我国的一些重要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会经过他国的一些物理设备,信息很容易被拦截获取。因此,加强数据加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下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物理保护作为软件保护的基础,对信息的安全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现有的物理设备所能提供的安全级别很难达到可以完全抵御破坏力强的和攻击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国家要对此加强重视,积极培养该方面的科技人才,使得与此相关的物理设备进一步升级。从而进一步为人们的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四、结语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威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推动金融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郭艳娜.大数据下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分析[J].中国中小企业,2019(8):167-168.
[2]徐丹.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3):32.
[3]万孟兰.大数据理念下经济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3):33.
作者简介:
张媛媛,延长石油物资集团延安有限公司,陕西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