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责发生制视域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2019-09-10 07:22高艳霞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5期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摘要:在2019年初我国推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系列规范,根据事业单位责权推行富有导向性的会计制度,敦促、指导、约束政府开展财务工作,达到提高政府财务管理质量的目的。其中,权责发展制即应收应付制,作为经济业务管理制度之一可反映政府各期盈亏情况,为政府制定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其应用价值可见一斑。本文基于权责发生制,探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方略,以期提高政府财务管理综合质量。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主要是指以制度运行主体经营周期为依托,针对该周期内收入、费用损益情况进行探析,提高经济业务处理有效性的财务制度。为科学应用权责发生制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在制度运行主体经营周期内生成一切需在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均需纳入该制度管理范畴;其二,在经营周期内一切应归属本期收入货币资金均需纳入该制度管理范畴,旨在客观、系统、真实反馈政府盈亏及各期费用水平。

一、基于权责发生制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必要性

(一)反映政府部门盈亏,为制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权责发生制将权力、责任实施情况视为制度运行主体经营周期费用、收入分析原则,一切已经发生、已经收到、理应负担费用均需纳入管理范畴,无论款项是否付出、收到均需在当期费用及收入中予以处理,契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有关会计要素重塑需求,继而可以及时、客观、系统反馈政府部门运营收益,根据其盈亏实况调整财务管理决策,助力政府部门良性发展。

(二)反映政府部门财务状况,优化配置财务资源

新时代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国家资产核算方式进行调整,通过折旧、摊销等途径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避免事业单位资产处于闲置状态。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从会计分期、持续经营两大维度出发正确划分某个会计期间收入、资产、费用、负债等会计要素归属,应用预提、应付、应收、待摊等项目予以记录,充实负债、资产等会计要素内涵。损益需分期记录,损益计算结果真实反馈政府部门经营情况,弥补收付实现制缺陷,继而助力政府部门优化配置财务资源,为顺利完成经营任务奠定基础。

(三)丰富政府财务管理模式

政府会计制度在改革后报表结构、体系随之优化,主要分为财务报表、预算会计报表两类,其中预算会计报表的启用可有效控制政府部门运营风险。权责发生制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以会计信息化为依托规范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利用核算生成数据调整政府部门管理方向,丰富政府财务管理模式,使其管理体系更为健全。

二、基于权责发生制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难点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导向的会计制度革新意识普及难度大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相关单位需依据权责发生制明确收入、固定资产、负债情况、预算科目等会计要素,旨在提高政府会计工作管理质量。由于当前部分单位存在对权责发生制内涵理解不够深入,轻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等问题,使其未能明确自身应承担的新时代财务管理责任,降低其会计制度革新自觉性,徒增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阻力。

(二)权责发生制尚需创新

基于权责发生制关注单位经营状况,反馈单位特定经营周期内盈亏及费用投入情况,旨在剖析财务管理不足之处,根据权责发生制管理结果调整财务工作规划,继而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目标。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需单位以相关改革目的及自身发展实况为导向积极创新权责发生制实施举措。

(三)财会工作者综合素质提升力度欠缺

财会工作者是支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坚力量,立足工作岗位将会计制度改革内容应用其中,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不仅可以学习、理解、运用全新会计制度,还能在权责发生制指引下丰富预算编制内容,提升自身财务管理能力。综合素质提升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轻视财会工作者培育重要性;其二,未能助力财会工作者创新实践,使其无法完成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任务。

三、基于权责发生制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措施

通过对新时代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难点进行分析可知,意识滞后、创新乏力、人才紧缺是阻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突出内因。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加大新会计制度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各个政府部门学习《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及相关内容,秉持如下原则做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第一,衔接原则。在了解、学习、运用新制度同时做好衔接工作,避免财会工作盲目、混乱,无法顺利推行新制度。第二,客观原则。根据单位运营实况,以经营周期为导向推行权责发生制,为推行新会计制度奠定基础。第三,发展原则。紧跟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步伐优化权责发生制,积累改革经验,指明政府部门改革方向,提高相关部门财务管理质量。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推行上述原则前提下探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措施,发挥权责发生制管理优势。

(一)树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导向的会计制度革新意识

首先,立足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整合会计制度,剔除固有会计制度冗余内容,保留通用事项及业务,使会计科目设置更为精确,同类业务应用统一处理规定进行管理,通过统一会计制度.树立一体化、规范化会计制度改革意识,提高各部门及单位财务数据可比性,为财会汇总编制创造便利条件,为发挥权责发生制应用能效奠定基础。其次,根据新制度规范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会计要素,从预算会计及财务会计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使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更具针对性,同时理清会计制度改革思路。以预算会计要素为例,其囊括预算支出、预算收入、预算结余等内容,需有关部门在权责发生制指引下核算预算支出、预算收人、预算结余落实情况,继而关注业务活动本身,考虑补偿尺度及一切可能影响业务活动资产、现金流通情况的因素,不断丰富会计制度革新立足点,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目标。

(二)创新权责发生制实施方法,提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效性

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加大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力度,推动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活动朝着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为搜集、整合、应用更多反馈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经营实况数据信息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大数据技术、云存储技术、通信等技术手段疏通财务管理路径,及时掌握财务现况,完善财务管理决策。将权责发生制与会计报告结合在一起,加之内部控制予以支持,旨在总结反应事业单位在特定运营期间经营成果及经济活动情况,完善报表结构、体系,应用“平行记账”手段,提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效性。

(三)加强财会工作者综合素质

为使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质量得以提高,除创新财会工作方法外,还需加大财会工作者培育力度,例如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相关内容,立足工作岗位探析会计制度改革着力点,通过创新实践拓展会计制度改革路径,凸显财会工作者综合素质提升价值。再如,在“校政企”合作育才概念支持下做好财会工作者系统培育工作,确保工作人员思想先进、能力突出、业务扎实,助力政府完成会计制度改革任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具有创新核算方式、详细核算摊配费用、精确反应债权价值、细化资产项目等积极意义,为此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需重视会计制度改革,树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导向的会计制度革新意识,创新权责发生制实施方法,提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效性,加强财会工作者综合素质,继而客观反映政府部门当期盈亏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反映自身财务状况,优化配置财务资源。

参考文献:

[1]马艳.财政管理视角下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核算探讨[J].知识经济,2018(15).

[2]林秋妹.《政府會计制度》视角下事业单位推行权责发生制的再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8(6).

[3]郭璐佳.权责发生制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特征与路径分析[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1).

作者简介:

高艳霞,山西省河津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山西运城。

猜你喜欢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难点及建议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