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用体验学习形式

2019-09-10 14:29:01孟祥铭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形式小学数学

孟祥铭

摘要:体验式学习是生成教育、素养教育理论下较高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体验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同时还生成和发展素养,具有综合培养价值。本文结合理论和经验梳理了三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效果较好的体验学习形式,供大家交流互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形式;教学

当下,体验式学习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关注——这主要是基于兩个原因:第一,现在的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即培养其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素养。体验式学习因比较开放、自主、活跃,能够使学生感触到数学学习的愉悦;第二,教学改革后,要求我们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培养他们的素养发展。而素养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取不同,它需要一个由学生自我构建和生成的过程。体验式学习恰恰就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平台。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建立协作意识、生成实践素养等等。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体验式学习围绕学生素养发展需求和教学需要,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创造式

创造式体验学习,也可称为探究式,即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体验性的平台,不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由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研究来生成对知识的独立认知。这种形式的体验学习通常会用于解题(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当中,有时,一些新授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或是相对比较简单易懂,也是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的。主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素养。

比如在教学生“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都可以)这个知识时,因为知识理论相对来说没有太大难度,不用教师讲解,学生通过简单思考就可以理解和掌握。而对称的图形则在生活当中具有开放性和无限可能性——恰恰是训练学生创造能力的好机会。所以,我就在课前、课后两次使用了创造式体验学习。在教学前,我安排学生预习,要求他们“观察和思考,寻找生活中尽可能多的对称图形、事物”;在教学之后,我让学生们拿出卡纸来,发挥想象力仿照剪纸、中国传统纹样设计对称图形,进行剪纸手工比赛。

二、操作式

要说物理、化学、科学等学科,教师就很清楚,这些学科会经常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实验——但对数学这个学科来说,大多就是抽象的计算和思维,什么内容是可以用“操作”来学习体验的呢?其实,在数学学科中(特别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中)这种可以用来体验操作的内容是相当多的。关键是,教师要脑子里有这个意识,在遇到这一类可以操作的数学知识时,才会真正应用于课堂(这对教师是个难点,或是思维盲点)。

操作式体验学习,其理论基础是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和欧美比较流行“木匠教学法”,其基本形态就是教师不进行过多讲授,而是让学生动手,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拼一拼……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思维。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相当有效果。

比如在教“时分秒”的时候,相信大多教师都是自己拿一个大的钟表或专门制作一个钟表教具展开教学。而我则不同,虽然我也准备了这个教具,但其实只是一个备用,而是在课前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大头针等自己制作一个钟表——我并没有告诉他们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比如指针的长短),而是让他们自己做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和真的钟表进行对比,自己找问题和细节差异。因为年龄小,可以向老师、家长请教,寻求帮助……这样,等上课教学时,大多学生其实已经很清楚地了解了时针、分针、秒针的长短区别,也知道了表盘的布局。这时再展开教学,基本上就是一个梳理、归纳和提示要点的过程。

三、合作式

合作式体验学习其实是一个复合式的形式,它的基本形态是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合作,而过程中还因学习的需要包括了创造、操作、竞赛、表述等等学习方式。可以说,一次合作学习能够起到对学生素养的多元培养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拓展思维、交流表达能力等有较明显的培养效果。还有一个因素使合作式学习受到学生的喜爱——因为在合作的时候,与听老师讲课不一样,可以自由表达,可以和同学“聊天”,学习过程开放活跃,学生们的学习情感好,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如在教“观察物体”(五年级)的时候,我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式体验学习(因为,如果在讲台上摆出物体来让学生观察,有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坐在教室不同位置,视角不同,教师不容易照顾全面;二是后面的学生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我给每个小组一组方块积木,让他们自己随机摆列,然后进行观察并画出视图,学生们围着课桌转圈看,非常方便。在观察过程中,出现小组意见不一致了,大家就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互相学习交流来解决。

以上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列举了三种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效果也比较好的体验学习形式,以资参考——可能有教师认为还有其他形式没有列举出来,笔者有这样的考虑:一是有的形式并不常用,比如表演式(这在语文学科会经常用);二是可以归并,比如生活式其实可以因内容不同而归类于操作式或创造式。

参考文献:

[1]李霞. 小学数学新课标下的体验学习[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5):152-152.

[2]田宏.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0):134-134.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形式小学数学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47:06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2:58
初中体育体验式学习模式探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0:2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