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坤
摘 要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创造性人才的紧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很大的重视,许多国家和研究机构都开始致力于对孩子创造力及其发展的研究。孩子的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具有发展性。而游戏在孩子的创造性培养过程中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游戏的趣味性、自主性、假想性、探索性和重复性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拓展了孩子创造性想像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孩子创造个性的形成;提高了孩子创造思维的品质。
关键词:孩子;游戏;创造力;培养
孩子创造力的发展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主体在整个成长期创造力的发展情况,而且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是孩子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孩子阶段,教师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人物”,他们所持有的教育观、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所运用的教育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一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比对其他方面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孩子对声音和语言的听辨能力,离不开大脑的发展。而大脑的成熟过程,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的孩子,他们早期发育具有不同的特点。语言的脑生理机制决定了它是有别于其他各种能力的一种能力,人脑的言语中枢如果受到损伤,或者错失了早期发展的关键期,人就无法获得语言。每一个孩子学习语言都必须经过若干与其他孩子相仿的发展阶段,但是每一个孩子的脑生理机制未必是同时成熟。在其中,肯定有快慢的。例如:某位孩子生理机制发育比一般孩子迟,只能提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即答案明确的问题,而不能提开放性的问题,即答案不明确的问题。这样就不能对该孩子进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所以,有些孩子的创造性表现的丧失,一部分是生理因素造成的。
二 心理因素
“孩子生活在一个心理上松弛的阶段,这为获得和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最理想的先决条件”[5]生理因素是天生的,我们可以从心理因素着手。专家的研究证明影响创造性思维有两大敌:畏惧和缺乏自信心。这两大障碍都是非智力的心理状态,可见创造性思维与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孩子有了独立、自由、积极主动的心态,有了自信心,开展创造性活动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对那些自信心差的孩子,我们更要注意寻找机会向他们表示,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差,逐渐树立自信心。因此,要开展好孩子创造性活动,必须优化孩子所处的精神环境。除了精神环境,还有物质环境,也就是有关社会方面的影响。
三 社会因素
社会的各种因素对于孩子在语言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有相当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接触到的人事和环境。社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普遍影响有以下几点:
1 物质环境因素
孩子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获得语言的,特别是外部的影响对孩子创造性表现是十分重要的。物质环境为孩子提供与语言活动有关的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条件,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物质保证,更能激发孩子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宜的环境布置既可以让儿童感受到安全自由的心理气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想像”[6]。当我们布置故事表演游戏角落时,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装饰墙面,然后布置一个和内容相符合的环境。
2 语言因素
有关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发展是靠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也是通过孩子个体与外界环境中与语言和非语言材料交互作用得以逐步获得的。每个人的环境不同,语言发展期不同,影响和结果也不同。
四 对待孩子态度的影响
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也会影响孩子创造性表现。在对待孩子时,教师使用贬义词对其进行评价,如:在建构活动中,我们说些“你这样搭的不好看。”、“火车站里没有山洞的。”等之类带有讽刺性的语言,这样师生的真诚合作就没有了,而且更加封闭了孩子可贵的灵感和创造性的表现。教师应以亲切的态度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孩子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积极的创造潜能。
五 孩子自身的情绪因素
除了外在的环境、态度,和内在的语言因素,其實,孩子在活动中,创造性的表现还会受到孩子自身情绪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在群体中是不被欢迎的,或者他感到不快乐的,他说话的意愿会降低,对他人的表述也无兴趣倾听。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沟通、交流、接触,使孩子处于快乐之中,促进孩子大胆想象和创造。
六 孩子的游戏
除了以上五个因素会影响孩子创造性表现外,我们还需注意游戏对培养孩子创造力的作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所谓主导活动是最适合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与创造性的有关实证研究也表明,在游戏中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游戏比模仿、观察有利于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洪英惠·对孩子创造教育的一些认识[J].学前教育研究,2001,(1)·
[2]蒋波·创造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模式建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1,(7)·